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荧光肉” 不应该是个谜
观点PK
2011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PK



  新闻背景:近日,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剑平在网上被冠名“杀人院士”“烟草院士”。谢剑平的主攻方向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谢剑平的当选是中国科学界和中国工程院的耻辱”,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指出,卷烟减害是“伪命题”,不可能实现,是误导公众变相推销。 (本报今日A19版)

烟草专家当选院士令人担忧 马想斌
  网友刘志峰在微博提出质疑:“研究更高效杀人,当选院士?”自从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网友、专家、打假人士对于“烟草院士”的当选提出越来越多质疑,如此一个研究烟草的专业人士,是否适合获得院士这样的荣誉?
  社会对“烟草院士”提出质疑的背后,是控烟无法逆转的世界潮流和陷入控烟难局的中国尴尬。就在几天前,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对媒体表示,肺癌已成北京市民的“一号杀手”,而吸烟正是肺癌发病的“罪魁祸首”。而此时,“烟草院士”的当选,无疑在公众心中更添一刀。
  工程院回应“烟草院士”却说:国家需要纳税大户烟草业。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类推,那些排污大的大企业,只要纳税就可以继续大量排污了?于是,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说“这是科学界的耻辱”,显得那么掷地有声。
  “烟草院士”谢剑平身为烟草公司研究人员,与烟草企业有切身利益关系,其研究本质上是为了烟草业的发展。在国际上烟草企业连资助体育都被限制乃至禁止,可我们的烟草研究者还可成为院士,无论从国民健康、科学研究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是国家控烟政策的导向上,都难以解释。科学应该致力于让老百姓更健康,选一个研究卷烟的院士出来做什么?

质疑“烟草院士”有点不理性 关东客 
  该不该指责“烟草院士”,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烟草院士”的当选是否公正。如果说谢剑平的当选是经过了合理合法的正当程序,那我们就不该“炮轰”他。二是“烟草院士”究竟是在降低烟草危害还是鼓励吸烟?如果“烟草院士”的研究真的是伪科学,是在帮助烟草企业卖烟,那我们“炮轰”他当然无可厚非。可如果事实证明谢剑平的“烟草减害”研究确实有效,那我们非但不应指责,而且应该对其当选鼓掌欢迎,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吸烟大国,实在需要这方面的研究。
  “烟草减害”究竟是科学还是伪科学?这应该是学术届争论的问题。在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之前,我们谁也不能说谢剑平的研究就一定是伪科学。事先设定好一个伪科学的结论然后去质疑一位专家,这样的质疑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一个研究烟草的人不该当选院士,这是一个很幼稚的看法。照这种逻辑,那些研究军工武器的人不应该当选院士,因为武器是用来杀人的;那些研究酿酒的人也不应该当选院士,因为喝酒有害健康。质疑“烟草院士”其实只是公众的一种情绪发泄,即使我们剥夺了谢剑平的院士资格,那对于控烟也起不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烟草院士”不过是在替整个烟草行业受过而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