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推动文化大发展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新校车标准征求意见会”变异为“市场抢夺争吵会”令人悲哀。校车并非一种纯粹的商品,它身负护送祖国下一代的特殊使命。因而,它的公共属性是绝对大于商业属性的,校车标准的制订也该是彻彻底底的政府行为而非企业行为,不能任由车商搅混水。 1月5日起,由十个部委与主流客车生产企业联合召开的新校车标准征求意见会在京召开。与会车企代表展开激烈交锋,多数客车厂家认为,新校车标准由宇通相关人员执笔,完全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不但成本太高,而且从生产实际来看,无疑将中小型的客车企业全部排除在外。宇通代表则坚持认为采用美国标准可增强安全性。(本报今日A21版) 校车越来越像一块大蛋糕了。 去年末连番上演的严重校车事故撞疼了民心,也让官方终于下定了推广校车的决心。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当大多数人在为孩子罹难而惋惜、为政府作为而鼓舞之时,客车生产企业却从中嗅到了诱人的商机。教育部曾有言,全国范围内购买校车需政府投入3000亿元。3000亿,多么肥美的大蛋糕,众企业焉有不亢奋之理。然而由宇通执笔的“新校车标准”却让诸位车商傻了眼,完全照搬美国标准!结合生产实际来看,照此标准大多数中小型客车生产商都将排斥在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却连喝汤的份儿都没有。傻眼的结果是急眼,于是乎,那个所谓的“新校车标准征求意见会”就诡异地变异为“市场抢夺争吵会”了。 宇通是否基于私心而力荐美国标准人们不得而知,车商间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大家也并不关心,公众最关心的只有一点:给孩子一辆安全放心的校车。很明显,以商人利益平衡为落脚点的校车标准难言安全,沦为蛋糕的校车难言放心。 从理性而又冷血的角度来看,校车的确是块蛋糕。毕竟它也是市场经济下无数自由竞争的商品之一,保障公平竞争遏制垄断行为是行政之手的重要任务。但从人性而又温情的角度来看,校车并非一种纯粹的商品,它身负特殊使命。恐怕没有比这个特殊使命更特殊的了——护送祖国的下一代。因而,它的公共属性是绝对大于商业属性的,校车标准的制订也该是彻彻底底的政府行为而非企业行为,不能以利益均沾的大锅饭思路为行动方针。 有鉴于此,标准制订过程中该把那些聒噪的争抢声统统扫除,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安全”这个核心上。假如全国只有宇通能生产真正安全的校车,那就让他们挑大梁,其他企业再上蹿下跳也甭理会,毕竟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拿孩子们的性命为商人的利润埋单。假如全国没有一家客车企业能生产达到安全标准的校车,那就想办法从国外进口车辆或者引进生产线——为了GDP,我们能做到,为了孩子的命,更应该做到。 当然,痛批企业利益之争并非是盲目推崇美国标准。说起来,城市校车的坚固程度恐怕得高于美国标准才合适,因为我们的酒驾行为和道路事故明显高于美国;而在农村道路上,美式的大型校车可能连掉头都难。所以具体操作时最好因地制宜,不宜一刀切。还是那句话,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