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新思路 新跨越 实现开门红
 
标题导航
科技兴农需先确定“谁来种地”
监管所忙于搓麻将不法商贩笑了 
收视率高,不代表春晚办的好
“洋骗子”何以能大行其道?
请不要让老人“巢”空心也空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
2012年0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骗子”何以能大行其道?
禹海君



  近日,著名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发表文章《警惕洋骗子对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欺诈》,将“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以及“抗瘤酮”推上风口浪尖。  (2月2日《西安晚报》)
  事实证明,李清晨医生的质疑并非无的放矢:一是,所谓“抗癌神药抗瘤酮”实际上还处于二期临床阶段,无论根据美国还是中国的相关法律,都不符合上市推广的标准,而实际上,“抗瘤酮”在美欧药监机构都“无迹”可查;二是,该机构只是一个民间机构,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其代表处是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收取费用的。
  既然事实确凿无疑,为何“洋骗子”还能大行其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监管往往形同虚设。尽管我们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但归根结底都需要具体的“人”来执行。其实,我们可以在其注册“分身公司”、开通微博、开设网站时严格把关,事后再加强监管,但事实却是,该机构的中文网页存在大量不实宣传。
  “洋骗子”正是认准了所谓的监管只是个“稻草人”,才敢于肆无忌惮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圈钱牟利。其实,不独“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大行其道,近年来,有关于“洋骗子”的报道层出不穷,比如家乐福“虚标价格”、“毒苹果”事件、康菲石油“渤海溢油事故”等等,这些事例无一不是因为看上了中国监管疲软这一漏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