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历年都是短暂的热闹过后,很快又归于平寂。曾几何时,学雷锋在某些人的日程里,只是一个固定时间节点上的“活动”而已,以致有人戏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基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雷锋逐渐变得流于形式甚至功利化了。 今天,我们重提雷锋,这是因为雷锋精神从来都不会过时,学雷锋常态化正成为人们期待的社会行为规范与准则。一个社会要发展,总要有崇高的精神为导向。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始终追求着精神生活的充实。因此,雷锋精神在不同时期都能像火炬一样闪烁着光芒。 其实,学雷锋不一定就是模仿他的行为,关键是要提高自己为他人着想的觉悟。比如:等车时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行为,这些大家每天都是可以做到的,不一定要等到3月5日才去做。诚如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所说:“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而非学习日,一年365天都应学习雷锋。”学雷锋不必等到3月5日,“3.5”只是为了加强观念或为了纪念,套用一句歌词“其实雷锋精神牢记心中,雷锋日每天都过”,当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的时候,3.5自然而然就成了365。 英国著名史学家卡莱尔说过:“一代人最糟糕的征兆莫过于对精神之火光的普遍无视。”今天,我们为什么仍要学雷锋?因为雷锋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学习雷锋贵在践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使学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们还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对雷锋精神赋予创新和内涵,注入新鲜的血液,让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得到接力传承与升华弘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