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郭庆伟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轨公司为了照顾女职工接孩子,出台新规,家有幼童的女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下午可以提前半个小时下班。这一决定让有小孩的女职工欢欣鼓舞:“孩子再也不用等了,公司对我们真是太体贴入微了!” (3月3日人民网) 孩子的接送一直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为了处理好接送孩子与工作的矛盾,家长们想了不少办法、动过不少脑筋。有“同情心”的单位会睁一眼闭一眼,有“原则”的领导便会六亲不认,甚至杀一儆百。该企业转变管理观念,由“堵”变“疏”,赢得了人心,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能不能准点去接孩子,对企业来说,是私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无法和工作相提并论。可是对女职工来说,就是大事。一个作息时间的调整,反映出管理层的为民之心、务实之举,拷问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博弈,折射出管理工作中的人文情怀。 我们常说,企业要实现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首要的就是对人的尊重,关键是把人当人看,最终目标是追求全方位和谐发展。在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才能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的心,才能有效调动积极性,激发能动性,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在管理工作的人性化上还有更多的路可走。除了解决接送孩子的问题,在福利待遇、提拔考核等方面,融入更多的人情味、体现更多的人性化,通过情感化管理、民主管理,将管理内化为自我管理、自觉管理行为,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个人与企业间的和谐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