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3·15,工商局长来本报接热线
过节打擂,比比谁的手最巧
近两千工作岗位专为女同胞准备
东上虞社区开展庆三八文艺汇演
健康街社区成立妇女健康俱乐部
2012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节打擂,比比谁的手最巧
◎奎文李家街社区举办手工艺比赛,辖区内妇女纷秀绝活 ◎参与者多为中老年妇女,她们盼望年轻人传承女红技艺
  参赛者手工制作的各种精美工艺品。



  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的到来,奎文区东关街道李家街社区举办“知心大姐杯”巧巧手手工艺比赛,得到附近妇女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秀出自己制作的各种各样精美的小工艺品。3月4日,记者见到这些小工艺品时,着实大开了眼界,这些小工艺品有的不仅外观漂亮可爱,而且特别实用。据了解,该活动自3月4日开始,将持续一个月。

件件作品做工别致
  3月4日,家住奎文区东关街道的王阿姨一大早就来到李家街社区。只见她一手提着一只篮子,篮子里装着小毛衣、动物玩具等编制品,另一只手里则搂着一只精美的大花瓶。王阿姨喜气洋洋地告诉记者:“三八节快到了,社区里举办‘知心大姐杯’巧巧手手工艺比赛,我也报名参加了,手里拿的这些都是我的参赛作品。”
  记者随王阿姨一起来到举行比赛的房间,一张大桌子旁围坐着十几名正在做手工的妇女,桌子上摆放着许多即将完成的作品:易拉罐底座做成的工艺小椅子、手工缝制的动物抱枕、用废旧木料和斗笠做成的花瓶、扑克牌叠成的收纳盒,墙上还挂着粉色塑料袋做成的工艺品小衣服、红彤彤的大鱼宝宝……个个都是做工别致,精巧可爱。大家一边忙活手中的活计,一边相互欣赏着彼此的作品、切磋技艺,房间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活动主办方之一潍坊知心大姐职业培训学校的负责人郭艳笑着说:“一听说要举办手工艺比赛,大家积极性可高了,把自家的看家本事都使出来了。”郭艳告诉记者,该活动自3月4日开始,时间将持续一个月。
巧手阿姨推陈出新
  在比赛现场,记者注意到一名五十多岁的阿姨格外受到大家欢迎,大伙都向她请教手工技巧,她也耐心地给人指点着:“你这个小狗布偶做得很可爱,但是只能赏玩却没有实用价值,建议你在狗狗背部开一条小洞,这样放在家里既能看又能放手机或遥控器……”经询问得知,这位阿姨叫王新华,是制作各种家庭饰品和工艺品的能手,是社区里有名的巧手。
  王新华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很喜欢女红手艺,以前上班的时候没工夫做,现在退休在家,总算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女红活了。“王姐做女红并不是简单的缝衣服、织毛衣,而是充满了创意,她家里的收纳盒、手机套、她丈夫车上的车饰等都是她用家里的废旧衣服等材料做的,平时穿的毛衣袖子短了、衣服领子坏了,一经她的手,就变得舒适得体、灵动可爱……”大家争着夸赞着,王新华倒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不是为了省那几个钱,就是图个老来乐,每次看着自己的作品完成,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成就感。”王新华说。
盼女红技艺能传承
  记者发现,在现场参加手工工艺比赛的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据她们介绍,她们自己的手艺都是从老一辈人那里学来的,她们从小就会勾、绣、编、制等手艺,即使活计做得不是特别好,但织毛衣最起码的针法、最基本的缝补技巧都是会的。
  现在她们很担心这样的女红技艺会失传。“现在80后、90后的女孩子大多数喜欢时尚、上网,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对这些传统女红技艺已经失去了兴趣,压根静不下心去学习。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既好看又实用,还很环保,就算现在科技高速发展,很多传统工艺也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王新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女儿很欣赏自己的手艺,曾多次表示希望跟自己学习。
  李家街社区居委会牟秀芹主任介绍道,举办这样的比赛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提高手艺;另一方面也让这些妇女们从制作中得到快乐。     文/图 本报记者 谭黎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