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领域费用还可降一半 |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答记者问,流通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称在利比亚没有投资,但是有上百亿美元的工程项目 |
|
|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 |
|

|
|
◎声音 因为美国赤字这么大,怎么不推进美元的改革,反而要推动人民币的改革?
近段时间,中国的企业到欧洲的投资额有大幅增长,这就是中国人的品质,说了算话。
中国现在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国,但是很少有人说中国也是世界进口第二大国,我们的进口量只比第一少了一点。中国的进口量,我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 ——陈德铭
3月7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针对中美贸易以及最近美方指责中方贸易政策的问题,陈德铭表示,中方遵守的是世界贸易规则,无须遵守个别国家规则。
物流成本占GDP的18%左右 有很多专家指出,居高不下的流通成本是影响到中国经济运行和中国普通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陈德铭表示,我国的流通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一起研究的通报来看,去年和前年我国的物流成本占了GDP的18%左右,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在8%-1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流通体系、网络建设还滞后。也说明我们这个新兴国家还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实行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的话,在流通领域我们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所以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现在已经有16个部门组成8个组分赴全国各地进行各项调查研究,有当前直接的成本上涨推动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比如组织化程度低,结构性的税收等等,还有对公益性的流通设施的投入不足等等。“在西方国家,大部分直接涉及民生的,像蔬菜、关键的肉食这些消费领域,都把它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流通设施投入和作为一种准市场的情况来建设,我们现在也正在这样努力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流通体系和制度。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流通的改革、流通的发展有潜力,也是任重道远。”陈德铭如此说。
在利比亚没投资但有工程项目 陈德铭介绍说,保护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是包括商务部在内的中方多个部门的责任。去年以来,中东地区发生“阿拉伯之春”,多个国家发生变化,尤其是利比亚的内战,导致中资企业受损。在中方人员撤离利比亚时,对一些工程项目也稍微做了一些留守的准备,一个是有少量的中国员工,更多的是委托当地的组织和当地的人看守。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方在利比亚没有投资,但是有上百亿美元的工程建设项目。”陈德铭说,去年商务部派调查团到利比亚考察,看中方在利比亚的项目能否继续建设,看地区安全性是不是到了我们的工人可以再回去的程度。据了解,这些项目有些已经完工,并等待验收,有的还在建设之中。据调查,这些项目大部分在郊区,不幸的是,在利比亚内战中,这些项目遭到战火的损害。 “希望利比亚方面能够根据国际规则,解决中方建设项目的受损问题。”陈德铭说。 用世贸规则应对美调查 陈德铭介绍说,最近美国无论从总统、相关部长、国会议员以及有关方面对所谓“中国不守规则”的问题横加指责,而且把指责的重点说是中国的“补贴行为”。 “中国遵守的是我们加入的那些国际组织的规则,比如在经济和贸易方面,我们作为一个新成员和发展中成员,遵守的是世贸组织的规则,但我们没有义务去遵守某一个国家超出这些国际组织规则的内部法律和规定。”陈德铭表示,关于补贴的问题,中国因为恪守G20的元首们一再发出的呼声,就不在金融危机期间实行新的保护手段,并没有对美方的补贴行为加以指责。
◎新闻链接 美通过关税法修订案 美国众议院6日投票通过《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案,从而扫清了美国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法律障碍。参议院于5日投票通过该法案,目前该法案已递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奥巴马签署后,该法案将正式成为法律。 中国政府曾多次要求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截至2011年9月,全球已有81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协议,中国将于2016年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