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时推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五省市已经开展试点,将来在总结基础上再做完善 |
|
|
尹蔚民在准备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 |
|

|
|
◎声音 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最主要的矛盾是总量的压力和结构性的矛盾并存。
到去年底,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项社会保险国家直接部署的试点地区已经达到全国60%以上,参保的城乡居民超过3.32亿人,如果加上各地自行开展的试点,总参保人数已经超过3.64亿人。 ——尹蔚民
3月7日下午2时3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对于现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较大的问题,尹蔚民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改进,将适时在全国推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金投资运营“安全第一” 尹蔚民介绍说,近期社会上对养老金入市高度关切,也有广泛的讨论,当然也有一些完全相反、不同的观点。按照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养老金可以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我们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对养老金的投资运营、保值增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们国家的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结余1.9万亿,去年养老金收入大约为1.3万亿,支出约为1.2万亿。所以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尹蔚民表示,这里既有当年的结余也有累计的结余。去年财政对职工养老金的补助为1800多亿,扣除财政补助,有13个省有缺口,但是这种情况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关于养老金投资运营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积极的研究,方向是明确了,但是具体的投资运营办法我们还在论证。大家知道,养老金是企业和个人交的钱,是保命钱,所以一定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尹蔚民如此说。 积极改进“退休待遇差别” 今年两会前夕,各大新闻媒体征求老百姓对两会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其中人民网把社会保障列在了第一位。大家非常关注“退休待遇差别”问题。尹蔚民介绍说,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与企业不同退休养老制度,在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调整办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就产生了这种待遇差。 “对待遇差这个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保险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已经连续八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近几年每年的调整幅度都达到10%。”尹蔚民说,从长远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这一问题去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已经做了原则的规定,也在积极地推进,现在已经在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将来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再做完善,适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这一基础上再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没有“延迟退休年龄”说 我国的退休年龄,一般是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是比较早的。对此,尹蔚民表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制度的挑战,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特别是现在正处于逐渐由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的转变过程,需要研究我国的退休年龄问题。 “我现在需要纠正的是,个别地方不是在试点延迟退休年龄问题,而是在延迟领取退休金的年龄。因为退休年限的决定权在中央,现在还没有进行试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会适时提出政策建议。”尹蔚民说。 抓紧养老金的全国统筹 尹蔚民介绍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社会保险包含五个项目: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养老、医疗保险包括城乡全体的,包括职工也包括居民。而法律对统筹层次的规定就是指养老保险实行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主要指的是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而对其他的社会保险项目确定的方向是省级统筹。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现在基本实现,所有的地区都制定了省级统筹的制度,但落实还要进行一些评估。现在已经确认有27个地方落实了这项政策,还有几个地区要进一步完善。 本报综合央视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