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潍坊某小学老师马建春说,“我一直比较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摸索出一定的经验。我认为,一个小学教师可以没有一套成熟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他们行为异常的背后往往有着自己的困惑,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家长和老师正确地引导他们。” “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孩子们生活中行为中的异常,要注意培养他们缓解精神压力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 徐广军则跟记者说,现在青少年往往是身体成熟了而心理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身体成熟时标志着孩子的心里正在发生心理变化。父母要及时的把握这一关键性信息,和孩子进行交流,如果孩子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家长可以尝试着给孩子讲一些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或者寻找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沟通。 本报记者 刘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