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绿丝带”飘飞白浪河之源
70岁潍柴退休职工孙维彬耗时三个月,用五种字体创作百个龙字
2012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礼风筝会,老翁40米长卷书百龙
70岁潍柴退休职工孙维彬耗时三个月,用五种字体创作百个龙字
  孙维彬(左二)创作的40米长卷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观看。



  3月17日上午,在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一幅长40米的“百龙横空”书法长卷吸引了游人的目光,这幅长卷的创作者孙维彬今年已经70岁,他研究书法艺术已经30多年,因为第29届国际风筝会即将来临,今年又正值龙年,他挥毫泼墨,耗时3个月书写了100个龙字,祝愿风筝会举办成功。

“百龙横空”来献礼
  3月17日上午,在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孙维彬老人创作的40米长卷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观看。
  “100个龙字形态各异,实在让人赞叹,太不容易,一看就是花心思了。”家住中和园社区的王先生称赞道。
  一名两岁的小朋友被长卷中的卡通画迷住了,她拉着妈妈的手停留在长卷前,久久不愿离开。
  “这幅长卷的名字是‘百龙横空’,是为庆祝第29届风筝会写的,而且今年正值龙年,祥龙献瑞,祝愿风筝会举办成功。”孙维彬老人介绍,他创作的“百龙横空”长卷40米长、0.6米宽,一共有100个形态各异的“龙”字。
  记者看到,孙维彬老人书写的这些龙字,有的巍峨劲健,有的端庄古朴,有的
  正腾空飞舞,有的低头浅吟,栩栩如生,各不相同。而且这100个龙字分别采用了行书、草书、隶体、篆体以及象形字5种不同的写法。
  在这些行云流水、形态各异的龙字之间,还穿插了3幅可爱的卡通画,分别为龙头风筝、风筝会吉祥物龙宝宝和放风筝的小童。这3幅画又为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增添了一丝童趣色彩。
  “画着小童放风筝,代表着潍坊的风筝会无论老幼,人人都可以参与。”孙维彬老人笑着解释道。

  自己独创象形龙字
  孙维彬告诉记者,他今年70岁,原来在潍坊柴油机厂工作,工作之余喜欢书法,已经坚持了30多年。目前孙维彬老人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山东省及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书写这幅40米长卷不是那么简单。”孙维彬告诉记者,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字的排列和布局,分析看一看字的比例大小是否协调,线条的走动疏密怎样才合理。他透露,绘制这幅40米长卷,对他而言,既是一个学习过程,还是寻找艺术之根、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过程。为此,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每天仔细琢磨,前后共写了3次,共耗时3个月才创作完成。
  他告诉记者,在这100个龙字中,让他最为满意的是自己独创的2012象形龙字。为用龙的形象表达2012年,他花费了很长时间琢磨字形。“龙长的什么模样,动物世界找不到原型,但我们的祖先把多种动物组合起来便构成了现在龙的形象。龙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它是华夏人的精神图腾,活在华夏人的心里。龙的精神是什么?是创造,是超越,是变化,是无所不能的凝聚力量,这就是我对龙的精神的理解。”孙维彬说道。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