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治忠老人在烈士墓前。 |
|

|
|
1947年,在现在的昌邑市南部地区发生了多场战役,许多解放军战士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如今700余位烈士安葬在昌邑市饮马镇烈士陵园内,而大部分都联系不到亲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59位。如今,守护陵园已经11年的杨治忠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为这些忠魂找到亲人。
守陵人为烈士找亲人 3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昌邑市饮马镇,在守陵老人杨治忠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镇区西首的饮马镇烈士陵园。陵园面积并不大,陵园门口立着一块四米高的石碑,绕过石碑,往里走就是烈士祠堂。祠堂中的墙上记载着700多名为新中国建立而牺牲的烈士名单。杨治忠老人告诉记者,陵园中安葬有700余位烈士,但能找到亲人的只有七八位。祠堂的北侧就是安葬着烈士的陵园,700余个土坟排列有序,但大部分墓碑上都仅仅写有“革命烈士”字样,“有名有姓的只有59位。”说到这里,杨治忠老人黯然神伤。 杨治忠老人告诉记者,1947年解放战争,在今昌邑市南部地区发生了多起战役,其中较大的有丈岭战役、山阳战役、塔尔堡战役等。许多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很多人就地安葬。1956年,镇政府修建了这座陵园,并将埋葬在附近的烈士遗骨统一安置到了陵园中。 采访中杨治忠老人拿出两本花名册,上面详细的记录了所有留下姓名的烈士的信息。杨治忠告诉记者,这两本花名册是1956年建园时统计整理的,在59位留有姓名的烈士中,有17名烈士知道他们的籍贯,但却联系不到他们的亲人。还有42位烈士,只知道他们的姓名,却不知道他们的籍贯,更联系不到他们的亲人。 只为和烈士们做个伴 老人告诉记者,他和老伴住的一间屋子是1956年建园时修建的,从2001年至今他和老伴已经在这里度过了11年。当地镇政府每个月给他两个人发100元生活补助金,2011年时涨到了200元。但他还是一直在这里坚守陵园,并义务帮助烈士们寻找亲人。 当记者结束采访时,杨治忠老人表示请记者一定帮忙,通过媒体帮助埋葬在这里的59位留有姓名的烈士找到亲人。希望知情人能够向本报提供线索,电话:96663。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健 有姓名有籍贯烈士名单(17名) 于春广(海阳台子村);高文德(海阳);于在元(海阳龙山区台子村);魏庆(海阳);李希杰(招远姚庄村);杨忠先(招远曹家沟头村)邵尊荣(栖霞邵家庄);杨先正(牟平吉子沟村);滕桂君(掖县腾家庄村);朱有正(贞)(掖县);殷秀钦(浮山县冯家区);孙汉庆(平西县孙家砼村);孙久清(山西省龙门口县);李庆(昆俞县尤京区五河村);李书从(昆俞县城北区合落村);王子良(掖县朱桥南蔡罗圈子村);王敏(牙前县)
有姓名无籍贯烈士名单(42名) 1946 解放昌邑战役牺牲:刘文花 1947.7 大章战役牺牲:李子明 1947.8 陆山战役牺牲:石沣林、徐永清、张洪新、张振照、于佐铸 1947.8 三合山战役牺牲:孙汉庆、李丕秀、李洪绪、姜典、王寿森、艾学荣、任從道、杨京文、孙九钦、林保禄、谭梓柱 1947.9 丈岭战役牺牲:于重福、梁永安、李督祥、张延庆、孙洪远、王锡汉、白凤山、唐洪洋、滕绩、张志田、刘步昆、韩广聚 1947 岞山战役牺牲:张金德、朱修太、张佃国、王春、张范 1947.9 麻湾战役牺牲:于明仕 1947 山阳战役牺牲:白东菜 被特务杀害或病故:李志敏、侯振禄、庄文谦、于泽羊、梁坤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