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别把老百姓置于对立面看待
“厚养薄葬”才能体现孝的真谛□新华社记者 王圣志 
拿姚明与官员比收入太过滑稽□王军荣 
研究生犯错岂能让教育连坐□欧阳崧 
2012年04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养薄葬”才能体现孝的真谛□新华社记者 王圣志 



  清明临近,一些价格不菲的纸糊“手机”“别墅”“飞机”“越野车”等新潮祭品纷纷上市,有人不惜金钱购买焚烧祭祖,一时购销两旺,掀起“厚祭”之风。不仅如此,记者在一些地方采访发现,有的家庭办一个丧礼花费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摆流水席、唱大戏、做“法事”,购买或自建豪华墓穴,还有多达数十辆的送葬车队,可谓挥金如土。大操大办的豪华丧葬祭奠,难见肃穆庄重的气氛,散发出浓浓的金钱味道。
  百善孝为先。对去世的长辈,“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理所当然。但若以“厚葬厚祭”来体现孝心,则是对传统孝文化的误读。“祭而丰不如养之厚”,发扬孝道应弘扬“厚养薄葬”的观念。老人生前都希望得到子女的关爱和照顾,晚辈在亲人生前应尽心赡养,让他们颐养天年,死后丧葬祭祀则可尽量从简。尊重和缅怀先人,贵在传承其优秀的精神品格。如果对亲人生前关怀不够,即使厚葬厚祭,也难以真正体现孝的真谛。奢华繁杂的丧葬祭奠,只会助长铺张浪费,催生相互攀比的歪风。
  多一些生前关爱,少一些逝后攀比,“厚养薄葬”更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推行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既顺应环保趋势,也符合节俭美德。传承孝道文化与移风易俗并不矛盾。当前,树葬、草葬、花葬等绿色殡葬方式相继推出,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更新观念,发扬孝道,需要更多的参与和践行。
  促进绿色殡葬,除了理念的进步,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有效制止乱占土地建造豪华墓地,从土地供给、建造标准、使用管理等环节完善制度,细化操作,大力推动绿色公墓建设,为公众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人性化丧葬服务,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而且有助于培育“厚养薄葬”文明之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