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网友开玩笑说,也许为谢亚龙做笔录的警察是个球迷。玩笑归玩笑,但法律的严肃性不容亵渎,对任何犯罪嫌疑人的调查与审判,都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说起来,谢亚龙固然可恨,但刑讯逼供更难容忍。 4月24日,足坛反赌案第二波庭审在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前足球管理中心主任谢亚龙出庭受审。谢亚龙代理律师在庭审结束后介绍,谢亚龙在上午当庭翻供,自称曾在看守所内遭到了吊打、电击、抽耳光等刑讯逼供,认罪只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活下来,并让被扣留的妻子获得人身自由。 (本报今日A20-A21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新一轮大审判的到来,中国足坛反赌扫黑案行将画上句号,正当街谈巷议的人们纷纷猜测那些落网的大鱼都能判几年时,最大号的那条——谢亚龙,又狠狠地搅起一大团水花——俺遭到刑讯逼供啦!乖乖,本来盼着能结个西红柿,却节外生枝长出个大西瓜,对公众来说,这个“果实”的味道还真有点出乎意料。 刑讯逼供是否属实目前尚不得而知,从律师的介绍来看,谢亚龙本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什么吊打、电击、扇耳光、不让睡觉、言语侮辱,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全抖搂出来,察其详细程度,似乎并非信口胡诌。譬如在讲述被扇耳光扇到耳朵出血时,时间、地点、情节都很具体,甚至直接指出了刑讯逼供者的真实姓名。联想到赵作海案等众多反面教材,谢亚龙的话倒还真有几分可信度。当然,一面之词的力量终究太过单薄,借机开脱罪责、转移公众视线的疑云也很浓厚,毕竟事关谢亚龙后半辈子的命运,狗急跳墙反咬一口也实属正常。 有网友开玩笑说,也许为谢亚龙做笔录的警察是个球迷。玩笑归玩笑,但法律的严肃性不容亵渎,对任何犯罪嫌疑人的调查与审判,都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尽管刑讯逼供可能会得到正确结论,但毫无疑问,它更会造成冤案,程序正义才是保障法律能够得到落实的基石,也是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的根本防线。美国的辛普森案已经充分证明了取证方式合法化的重要,这不是迂腐,而是对规则的尊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说起来,谢亚龙固然可恨,但刑讯逼供更难容忍。 因而,在谢亚龙喊出自己遭逼供的那一刻,对他的审判已经不仅仅是球迷关注的事情了,而是全体民众共同关注的事情。换言之,关注谢亚龙的境遇,就是关注民众自身权利的落实。须知,法律一旦遭亵玩,任何看客都有成为被看客的可能性,谢亚龙是否真的遭逼供、倘若属实又该如何处理值得每个人关切。这也就要求司法部门能够公平公正审慎处置,及时查清事实真相,别给恶意翻供留机会,也别故意保护逼供者,一切按照规则办事。 其实中国足坛本身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规则的无视,正是由于谢亚龙、蔚少辉、南勇、杨一民等一干官员对规则的践踏,才导致了假、赌、黑等病瘤的产生。所以,对他们的调查审判更该按规则来,否则便是以一种不正义打击另一种不正义,成效如何,可想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