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大埔县高陂镇渡头村是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和大埔县财政局的对口扶贫单位,2011年,村里共获得两家单位100多万元帮扶资金。钱有了,村干部的一些做法却引来了村民的质疑:村里最破的房子至今未得到修缮,村支书的儿子却用10万元扶贫资金搞起了养鸡基地;为了展示扶贫“成果”,村干部让村民把牛牵到坝上一起放,没牛的贫困户,只好借别人家的牛来凑数。 (4月24日《南方农村报》) 一个小山村,一年收到了10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说实话,不少了。作为直接掌握这笔资金分配使用权的村干部,要做的就是管好钱,用好钱,改善提高村民生活条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然而,现在从村民的口中却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反而是“以权谋私”“弄虚作假”这类声音占据了主流。也难怪村民不满,10万元扶贫项目“帮扶”的是村支书的儿子,这是“内举不避亲”还是以权谋私?村里最破的房子摇摇欲坠,至今未能得到修缮,这是按政策办事还是不作为?贫困户集体牧牛,没牛的借牛凑数,这是展示扶贫成果还是弄虚作假? 不要以为人穷,眼里就能揉得进沙子。扶贫资金被掺水,扶贫对象“近水楼台先得月”,扶贫成果弄虚作假,任谁看了也不会服气。作为渡头村的村干部,必须一个个解答群众的质疑,将这100多万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发生在渡头村的事情也暴露出了农村扶贫资金使用不透明,村干部滥用权力等漏洞。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对口帮扶的队伍,一些贫困村获得的扶贫资金数字也越来越大。作为农村基层管理者,村干部自然成了这些“实惠”的第一经手人,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利益当前,人的那点私心难免会蠢蠢欲动,轻则只顾人情不管政策,扶贫先扶与自己沾亲带故的,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倒成了旁观者;重则利欲熏心,直接打起了扶贫资金的主意,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世易时移,千万别再拿村官不当干部了,看看去年“村长论坛”时那些村干部的豪华座驾就会发现,村官虽小,手中的权力与经受的诱惑可一点都不小。是时候管管了,不能任村官权力“脱缰”,长此以往,村民权益何处安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