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最该“打吊瓶”的是高考制度
“城管小贩互跪”透出的无奈
“献血假”设立容易执行难
一语惊人
2012年05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该“打吊瓶”的是高考制度
徐炳涛



  打吊瓶的是学生,可最该“打吊瓶”的是高考制度,是教育体制。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当荒诞离奇的故事一再上演时,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真的该有所行动了。不管怎样,让学生从“文明的监狱”中解放出来,是文明社会的职责。
  日前,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教室打吊瓶的图片引发关注。图片显示,教室内吊瓶林立,场面颇为壮观。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复习,便安排他们在教室输液。(本报今日A21版)
  “吊瓶森林”进教室,学生边翻书页边输液,此情此景,诡谲怪诞,匪夷所思。可是,不要骂校方冷酷无情,不要怪学生急功近利,一切光怪陆离的背后,是道不尽的无奈心酸。
  说起类似的高考怪谈,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大概都能说出些段子:有人大把大把地买补脑保健品,有人因为补药吃得太多常常流鼻血,有女学生为避开高考期间来月经而吃避孕药……众多的雷人雷事伴随了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的高三学子。说起来,现在的学生已经够幸福了,至少不必在遭受身心压力的同时还为物质贫瘠而犯愁,独生子女居多的现状让父母能为之投入更多的财力,种类日益丰富的保健品让人有了更多选择,医学的发展也提供了更科学的补充精力方法。孝感一中高考班的学子们就在享受着这种幸福,氨基酸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人体免疫力,学校让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打氨基酸,以应对天气炎热出现的身体不适,未尝不是一个好举措。
  然而,幸福总是相对的,前几代高考学子与这一代高考学子的“幸福指数”对比,不过是“矮子比高”而已。换言之,这是一种痛苦之下的幸福,即便随着经济发展能够越来越好,也是不正常的。学习,本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教育,本该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为目的。然而,当一排排吊瓶悬挂在教室内,学生左手插着针头右手算着习题,眉头紧皱一脸苦相时;当当千军万马为挤独木桥而争得头破血流,从而催生出一连复读两三年乃至五六年的大龄学生时;当这些魔咒在一代代学子身上作怪,几无看到解脱的前景时,学习和教育的目的已面目全非,人们也不得不重提呼唤了千百遍的高考制度改革。
  就在本月4日,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西南大学演讲时表示,初三和高三,都在重复强化前两年的学习成果,为的是应付难度很大的考试,浪费了很多时间。他认为,要取消全国高考。公允地看,取消高考的建议显然有点过激,偌大一个中国,千千万万学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想想都很难,而高考仍不失为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机制。但高考制度确实又存在许多违背人性的缺陷,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何修补它、优化它、完善它,使之回归教育本质与人性,才是最需要思考的。
  打吊瓶的是学生,可最该“打吊瓶”的是高考制度,是教育体制。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当荒诞离奇的故事一再上演时,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真的该有所行动了。不管怎样,让学生从“文明的监狱”中解放出来,是文明社会的职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