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显荣 |
|

|
|
陈显荣以写抒情诗起步,以写讽刺诗闻名,对他的讽刺诗,诸多名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著名诗人、原《诗刊》主编邹获帆在诗评《读陈显荣的讽刺诗》中评论说,这些讽刺诗,概括了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体制上的某些不健全,而予以形象化。我想它虽是讽刺某些落后现象,而实际是为改革、开放唱赞歌,是为促进改革、开放而呼吁的。正如作者带一点自白的诗《讽刺诗的本质是爱》所写的:“诗人热爱生活/才鞭挞落后的东西”。 诗评家郑乃臧在专著《诗苑折枝》中评论:为什么像陈显荣的《辣椒歌》这样的作品一经发表,就不胫而走,为人们争相传阅?就因为人民内部的讽刺诗能针砭时弊,推动生活前进!这一类作品,群众读了,有的为之喷饭,有的忍俊不禁,有的则发出会心的微笑……例如《辣椒歌·电话怕》一诗,没有粉饰,没有做作,没有卖弄,没有陪衬拖带,朴朴实实的几笔略带夸张的白描,人物的特点就如通过放大镜一样,一下子突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艺术概括,形象才有典型性。唯其有代表性、典型性,群众才觉得熟悉觉得有的放矢,读起来有无穷滋味。 在诗评家任重远看来,陈显荣讽刺诗的最大成功,在于创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类型形象。鲁迅先生谈他自己的杂文,有“砭痼弊常取类型”之说。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的艺术概括,是一种集合形象。成功的类型形象,往往典型形象和象征形象的意味兼而有之:陈显荣讽刺诗的类型形象总有几十个之多,其中尤以大大小小的官僚形象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形象最引入注目。这些形象都是活泼泼的,有血有肉,读来让你感到他们一一“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陈显荣的抒情诗,《黄河诗报》总编王竞成则评论说:“在此,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抒情诗和哲理诗就像一坛老酒,在岁月厚积之下散发出甘美而醇郁的气息。他也进行旧体诗词和儿童诗的创作,以区区之见,无论何种类型的诗,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自一位优秀诗人的手笔。他的作品中从无芜杂之感,也没有晦黯颓废之色,更少有敷衍赘尤之句。诗意明朗,语句精炼,思想性突出,于技法上也时有创新。我们惊喜于他所创造的诗意与这个时代的合拍性,惊喜于年轻的读者读他的诗而依然感到新鲜美好。我们在他的诗中,不仅读到他的豪放,他的沉郁,他的婉约,他的敏锐和从容,我们也读到他的正直和阳光,爱与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