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钟亮 |
|

|
|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莫言与韩钟亮相识,是在1986年的夏天。十年的时间里,交往很多。在莫言眼里,韩钟亮是对文学十分执着的作家,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之余,一直笔耕不辍,精神可嘉。 莫言说,在韩钟亮的早期作品里,透露出了他对人民的感情和他对时代潮流的敏感。当然,也透露出了他的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他编构故事的才华。 《板桥居士》等作品在未发表前莫言就读过,当时即感到韩钟亮在进入90年代后,依然沿袭着他的写实风格。他有些过分地追求语言的朴实直白和故事的戏剧性效果,莫言说这大概与他深受民间曲艺形式的影响有关。这种写法虽然有些不合潮流,但也很难说没有价值。其实小说的最朴素的本意就是写故事给人看。他的小说好读、有趣,包涵了一种中小城市“官场”的幽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李存葆也说,韩钟亮的小说很耐读,因为他的这些作品都来自扎扎实实的生活,他不仅熟悉各级干部,也深谙农村中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生活。文学史“血的蒸汽和真声音的佳作”,韩钟亮的小说谋篇布局各异,表现手法多样,有的含蓄,有的深沉,有的如同抒情诗,但我以为最难能可贵的是,韩钟亮能用广博而至真的爱去拥抱人生,去温暖这个世界。 小说中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包容着并远远大于作家所要表达的哲理。作为一个小说家,韩钟亮非常善于塑造人物,有时仅仅一两个情节,廖廖几句对话,人物便呼之欲出。 韩钟亮文化功底深厚,他不禁熟悉传统话本小说和世界古典名著,对当今小说走向也一目了然,因而他创作中能接受八面来风。他的小说充溢着幽默感,不仅有幽默的情节,幽默的人物,幽默的语言也随处可见,这些幽默中都有着文化的含量,因而显得高雅不俗。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在山东同辈作家中,韩钟亮的语言是值得称道的。只是因公务缠身,也因“为他人做嫁衣”之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自己的创作。不然,凭韩钟亮的生活积累和才气,他会为社会奉献出更精美更厚重的作品。 本版由 秦子虚 整理 本期图片 秦子虚 提供(署名除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