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凌晨三点,“马路市场”便开闹 |
◎城区南下河市场凌晨交易繁忙,不少商贩占道经营 ◎环境和交通问题让市民叫苦,也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
|
|
商贩在路边交易占据了大半路面。 |
|

|
|
清晨,当大多数市民还沉浸在睡梦中,城区南下河市场上早已熙熙攘攘。凌晨交易形成了南下河市场独特的“凌晨经济”,但由于前来从事买卖的商贩、市民太多,有的商贩直接将货物摆在路边交易,使得本来宽阔的马路被占去一大半,路过的司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驶。对于南下河市场凌晨经营出现的乱停车现象,相关部门表示,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加强治理。
市场门前拥堵成团 5月27日凌晨4时30分许,记者来到城区南下河市场,距离市场还有100多米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鱼腥味弥漫在四周。煦暖的晨光洒在路面上,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健康东街从文化路往东路段却已经是热闹非凡。 因为来往交易的车辆太多,很多商贩干脆将货车停在南下河市场外的健康东街上交易。写着“鲜活快运”“海鲜”等标志的厢式货车上,一篓篓螃蟹、大虾、蛤蜊等从车上搬下来,市场内的商贩推着小车接上货后,一路小跑着往市场里运送。还有的商贩则干脆在路边摆起了零售摊点,售卖鸡鸭、凉拌菜、各色海鲜等。这些摊贩横七竖八地占道经营,前来采购的人或骑三轮车或开车,不时停下来询问价格,原本单向四个车道的健康东街一下子被占去了三个车道,而且三轮车多数是逆行,有汽车驶过不得不小心翼翼,时不时还会堵成一团。这种混乱的场面从文化路与健康东街交叉路口一直延伸到健康街虞河桥。 由于来往的车流量非常大,市场工作人员不得不站在路边大声吆喝指挥车辆,尽管如此,出口处仍堵满了进进出出的车辆。“从早上3点多路上就有人了,一直营业到7点多。”附近一个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环境脏乱居民叫苦 记者发现,多数商贩在路边经营时,还随意倾倒污水、丢弃垃圾,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卫生,隔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怪异的味道。路过的市民只好掩鼻而走,很多在附近居住的市民晨练时不得不绕道而行。“现在还是5月末,天气还不是很热,味道已经很难闻了,等到了盛夏的时候,健康东街文化路至新华路这一段,味道简直没法闻,每到夏天,我都绕道走,避开这段路。”朱先生居住在南下河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区,每天4时至5时晨练,他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但是每到夏季,南下河市场附近的异味让他苦不堪言。 “都不敢开窗户,尤其是到了夏天。”住在市场附近铁路樱园小区的崔女士对记者说,他们居住的小区距离南下河市场很近,天气一热,垃圾臭气熏人,苍蝇在上面成群飞舞,尤其是到了夏天,海鲜类产品更容易变质,味道就更加难闻。 需多部门联合治理 下午4时许,记者联系到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一位夏姓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南下河市场凌晨经营的情况一直是多个部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前段时间也由奎文区政府牵头,由交通、城管、质监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治理过该区域的凌晨经营情况。 “南下河凌晨经营中暴露的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就能治理和解决的,而且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单我们交管部门来说,主要是管理他们在经营时出现的违章停车现象,但是很多汽车停在南下河市场大门的路边,车主还在汽车内,我们并不能直接对他们的违章停车行为进行罚款等查处措施,只能责令他们将车驶离此处,但是我们的执法人员一离开,他们又回到此处停车,因此,实际的治理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该工作人员说。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张沁 ◎市民声音 “该治理治理了!一过了健康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口就得立马减速,摆摊的人直接摆到了路中间,拉海鲜的把路上倒上些水,路面又滑,堵路的事时常发生。马路上尘土飞扬,从这购买的凉菜等卫生也难有保证。” ——在南下河市场附近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先生
“南下河市场内及周边车位有限,不少商贩赶早才能进入市场交易,来得稍晚的商贩挤不进去,又不愿等待,宁愿选择在路边进行买卖。方便是方便了,但安全却没有保障。” ——在世纪泰华附近经营着一家小饭店的业户张先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