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标题导航
可怕的官场“潜规则”
铁道部玩“积分”也是一种善政
学校禁止农民工就餐净了食堂,脏了形象
2012年06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怕的官场“潜规则”
刘超



  造成豆腐渣工程、挤占民生资金、让国家财税收入受损……这些都是官场“潜规则”的可怕后果,但恐怕最可怕的是它能轻松毁掉一个清官,让一位手握大权的官员陷入追逐欲望的无底洞。一旦迈入“潜规则”中,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打开了。
  山东德州市民政局原局长刘治温,因贪污罪、受贿罪等罪名被依法审判,然而,在法庭上,他却这样自我辩护:“这些年来,我是严于律己、本分做事的,从没有过贪污的想法。社会福利中心工程投资2.4亿多元,按所谓的潜规则,我应该发大财,但我只让老伴收了熟人送到家里的几笔钱,就是想占点小便宜,而对许多其他人送的钱,我都拒绝了……”
            (本报今日A23版)  贪污164万,还能站在法庭上淡定的道一句“按所谓的潜规则,我应该发大财”,不知道这位落马局长说出这样一句话时,怀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多贪点,以便及时行乐?还是在叫屈,才贪“这么点”就被查了,亦或是在控诉那个所谓的“潜规则”毁了他一世英名。他的心情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一个关于腐败的故事,从一个落马局长口中讲出显得如此真切。
  回顾刘治温的人生轨迹,其实他并不是天生的贪官。他在1984年大学毕业后,从一位小科员开始,一步步走上领导的岗位。在从政道路上,他总是与扎实肯干、业务能力强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熟悉刘治温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清正廉洁,为人正派,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刘治温可能会是一个清官、好官,最后会带着光坏功成身退,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没能躲开那个“潜规则”。
  官场“潜规则”威力到底有多大?去年,深圳6座天桥维修工程被曝有质量问题,有知情人回应:该工程预算160万元,层层转包后,到施工方手里不过25万元。160万元比25万,“回扣”占到近8成。施工方仅拿着25万元去建预算160万元的桥,这样的桥怎能不成为“豆腐渣”?同样是在去年,深圳宝安区公路局办公大楼的一个耗资163.4万元的豪华门曾引发舆论的质疑。而该局长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时说道:“过我手的工程每年差不多二三十亿元,如果我想贪,现在至少也弄到个五六百万了”……
  造成豆腐渣工程、挤占民生资金、让国家财税收入受损等等都是官场“潜规则”的可怕后果,但恐怕最可怕的是它能轻松毁掉一个清官,让一位手握大权的官员陷入追逐欲望的无底洞。一旦迈入“潜规则”中,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打开了,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数不尽的落马贪官似乎在反复的验证着一个道理,一旦走进“潜规则”,无休止的贪欲必将让人走入一条不归路。
  贪污164万元,还道只是占了点小便宜,刘治温的“胃口”,真切的展示了“潜规则”吞噬人性的可怕。想想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有为官员,再看看今日那个深陷囫囵的贪污犯,也许这种鲜明的对比,足以警醒那些还在“潜规则”前观望的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