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炳涛 詹云超副市长骑单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让人感慨万千,他是好官也好,孬官也罢,刻意为之也好,歪打正着也罢,至少从形式上来看,这种让自己“泯然众人”的举动令人备感亲切,毫无距离感。因而,与其说公众是在追捧詹云超,倒不如说是期待官员们更亲民,更接地气。
近日,一张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情人称,骑车男子是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深受感动。6月1日,有媒体记者联系上詹云超本人,他承认照片中骑车送女儿上学的人就是自己,并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这么做,“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 (本报今日A16版) 一名其貌不扬衣着普通的中年男人骑着单车,载着一个扎小辫的女孩行进在闹市街头,车前的筐里还放着一个粉红色的卡通书包。人海茫茫中,多么常见的画面。可因为骑车人的身份是副市长,眼球效应便立刻被放大到极致。 从海量的网络评议来看,大家普遍对詹云超报以赞赏态度,甚至不乏溢美之词。“对孩子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爸爸!对市民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市长!”有网友如此评价。当然,叫好声中也掺有杂音,一些人认为这是在作秀,还有些人拍砖唱反调——“就算骑自行车,也不见得是好官。” 平心而论,仅凭一个微小的日常举动便断言一名官员的优劣并不理性,倘若对方是个不能为民造福的庸官,即便从不公车私用,也不过是个形象良好的“草包”而已。况且骑单车也不能与清廉直接画等号,那些善于装穷的贪官实在为数不少。但细细品味之下,正是这种感性的赞美声,反映出了老百姓的一种近乎迫切的渴求,一种发自肺腑的期待。期待官员们更亲民,更接地气,真正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翻看当年焦裕禄的几张经典照片,几乎都是披个青布褂子身处田间地头的形象。那黑瘦的面庞,那随便得甚至有点邋遢的穿着,怎么看都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正是这样的形象,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历经半个世纪,至今未曾消散。其实在老百姓心目中,做官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练就凛凛官威,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个官,而是能够随时化身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因为只有这样,官民之间才不会有距离,官员也才能真正进入百姓的心坎。 世易时移,物质丰裕,公众不可能要求官员再像焦裕禄那般穿着打扮,但那种接地气、近百姓的作风却是人们永恒不变的期盼。令人遗憾的是,现今有些官员的言行举止处处跑偏,思想上脱离群众,工作上过于“悬浮”,总盘算着享受特权,啥事都彰显与众不同;外出视察动不动警车开道,公款出国旅游家常便饭,酒桌上离了茅台拉菲不喝,难得走走基层还得有专人打伞。甚至,吉林某环保局局长公然声称“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 当此语境之下,詹云超副市长骑单车送女儿上学就有种“小清新”的感觉了,让人不禁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他是好官也好,孬官也罢,刻意为之也好,歪打正着也罢,至少从形式上来看,这种让自己“泯然众人”的举动令人备感亲切,毫无距离感。因而,与其说公众是在追捧詹云超,倒不如说是呼唤廉洁亲民的作风。 一场盛大的围观后,詹云超的单车上多了份沉甸甸的民意期待,这份期待的实现有赖于官员自律,但更赖于制度约束。不管如何,让官员“普通”起来,社会定然更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