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继勇,潍坊中学省级教学能手,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
拿到试卷后,不要马上作答,而要通览一下全卷,摸透题情。考试时精力要集中,审题一定要细心。要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异同,从多层面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为快速解答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答题时,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考试开始,顺利解答几个简单题目,可以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感,促使大脑兴奋,有利于顺利进入最佳思维状态。考试中,要先做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如果六个解答题中有自己非常有把握的题目,不妨先解决掉。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一般地,选择或填空题每个不超过2分钟),等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它。 高考数学解答题有“入手容易,深入难”的特点,第一问较容易,第二、三问难度逐渐加大。因此,解答时应注意“分段得分”,步步为营。首先拿下第一问,确保不失分,然后分析第一问是否为第二、三问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力争第二问保全分,争取第三问能抢到分。 要学会跳跃解答。当不会解(或证)解答题中的前一问,而会解下一问时,可以直接利用前一问的结论去解决下一问。答题时,当用直接法解决某一问题感到困难或遇到“卡子”时,可以考虑反证法,还可以采用分析法。分析法格式如下:假设“卡子”成立,则……(推出已知的条件和结论),以上步步可逆,所以“卡子”成立。 考生还要学会联想猜押。当遇到一时想不起的问题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要换个角度思考,从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开始类比联想。如“课本上怎么说的”“老师怎么讲的”“以前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过什么问题”等。考试快结束时,不要再尝试新的问题。如果选择题还有不确定的,可在先淘汰部分选择支的情况下,根据四个选择支在整卷中出现的概率进行猜测。 从历年高考阅卷信息反馈中,反映出学生不该出现的丢分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题的规范性和卷面的安排上。除了卷面安排的整洁合理外,还要求解答题的解答或证明过程要规范合理,要做到环环相扣,步步有根据。该出现的步骤或环节一定要有,如圆锥曲线部分,由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后,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一定要出现。步骤的规范是提高得分点的有效手段。 除了试卷外,草稿纸书写也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检查要严格认真,要以怀疑的心态检查每一道题的每一个步骤。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检查时出现两种答案不确定的情况时,一般而言,“最先想起的才是正确答案”。当发现自己答错时,不要急于划掉重写。这是因为,首先,重新改正的答案可能和划掉的答题无多大区别。其次,看着空白的答案纸重新思考很费神。另外,划掉后解答不对会得不偿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