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爱云,潍坊七中历史教研室主任,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
首先是课本基础复习,将必修I、II、III和选修I从目录入手,以单元模块为主干知识核心,以课题为主线,以标题为切入点,对主干知识点进行梳理,重点落实课本中的历史结论。 热点回眸,注意历史周年大事记。尾数2周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如:1492年、1922年、1992年等。历史学科常识如:历史纪年法等。还有大国崛起与博弈以及中国的和平发展、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五大史观的内涵及应用、史学研究方法及史学资料的使用等。 对平日里整理的典型题和历次大型考试试卷进行梳理,找出成功的经验和丢分的原因,做到高考中扬长避短。 答题时,首先要规范审题。审题要“慢”,“慢”到“读懂问题”。坚持“三准”:找准题目的“落脚点”,看“问什么”;找准题目的“切入点”,看“怎么问的”;找准题目的“限定条件”,看“时间条件”“空间条件”等。另外,要规范答题步骤,可分四步:先粗读材料,找准课本依托知识点,为下一步答题做准备;看问题根据“三准”对题目进行分析;细读材料,找准与问题的设定有关的有效信息;根据问题的设定和分值多少,准确组织答案。 考生落笔答题时也要规范:问什么答什么,答题“序号化”;答案的组织要使用学科语言,尽量用历史结论来组织答案,切忌泛泛而谈;书写规范化,一定要在规定的区域答题;观点类题目答题注意:准确提炼、表达观点,论据充分、要点全面,作出结论、剖析实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