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通报
 
标题导航
最该死去的是“批斗式教育”
观点PK
一语惊人
2012年06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PK



  

  6月8日下午,上海一名考生在母亲的陪伴下匆匆赶到高考考场,却被告知因迟到了两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母亲当即向工作人员求情并下跪,考生还做出翻墙入场的举动。但最终,考生还是未能参加考试。       (本报今日A5版)
迟到被拒考是堂规则教育课

 □魏文彪

  按规定,当天的外语考试应于下午2时30分进入考场,2时45分考生禁止进入考场。而该名考生2时47分才赶到考场,所以严格说起来实际上是迟到了17分钟。该考生如果在这个时候被允许进入考场,难免会对当时正在进行听力测试的其他考生产生影响,不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而且,正如有网友所表示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迟到两分钟可以进,那么迟到三分钟或者五分钟就都可以进,如果这样的口子一开,势必会导致相关考试规则形同虚设,不利于考场秩序与考试公信力的维护。所以,考场工作人员不允许该名迟到的考生进入考场无可厚非。
  当然,该名考生因为迟到不能参加本年度高考,会对其前途与命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无疑是令人遗憾与惋惜的。该名考生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考试而向工作人员下跪求情,无疑也令人为之动容。但是问题在于,规则本身应当是刚性的,如果设置规则之后可以随意通融,破坏规则所具有的刚性,那么逐渐也就不会有多少人尊重规则了,这显然不利于人们更好地养成尊重规则的意识。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被拒进考场的经历对那名考生的成长来说也不无裨益。据了解,该考生是因为自行车坏了,所以才导致了迟到。而其实,如果该名考生在自行车出现故障的情形下,改乘其他交通工具或者向路人求助,并不一定就会迟到。这实际上也说明该考生缺乏灵活变通的处理问题能力,吃一堑长一智,希望这会对他有所启发。另外,如果一名考生缺乏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以后走上社会后也会对他人生产生不利影响。该考生因为迟到耽误了高考,这一事件必定会给他极其深刻的教训,从而有利于树立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让其一生受益。

“跪求入场”呼唤高考人性化 □吕草玫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高考应该有规矩,但任何规矩是人制定的,也是为人服务的,理应人性化。高考迟到了两分钟,不让进考场,耽误了考生一年的时间,甚至会改变其一生的命运。这种规矩,显然缺乏人性化,令人纠结。
  之所以制定这种规矩,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迟到的考生进考场,会对其他未迟到的考生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也是对未迟到考生的一种保护。问题是,在既能允许迟到考生进考场,又不影响其他考生的情况下,不是没有最好的选择。个人认为,不妨设立几个“迟到考场”。如迟到30分钟内一个考场,迟到一小时内一个考场,让迟到的考生进入指定考场完成考试。
  笔者不由想起了2006年“包机赶考”的报道。在陕西安康做生意的杨先生,原本打算6日一大早将儿子送回湖南原籍参加高考,不料却因故耽误了送儿子赶考的行程。于是,杨先生焦急而内疚地央求海航帮忙,航空公司“特事特办”,并且在上级的重视下,一路绿灯,仅用40分钟就“出乎意料”地办妥了包机手续,让考生顺利参加了高考。在航空管制那么严格的情况下,航空公司都能推出如此人性化的举措,足见其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超常能力,真正能够以人为本。
  相形之下,我们的教育虽然缺这又缺那,但笔者认为最缺乏的是人性化。比如说,某高中厕所挂出“尽快调整生理节律,彻底杜绝上课如厕”的横幅;某中学规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这种不人性化的做法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对学生的成长有害无益。
  这种不人性化的理念体现在高考上,就是为了自己管理方便,放弃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些年来,仅迟到不许进考场一个规定,就枉送了数名考生的生命。2011年6月7月上午,湖南隆回县某中学一考生因高考迟到15分钟被禁止入考场后,在宿舍6楼跳楼自杀;同日,广州海珠区一高考生因下午考试迟到,从家中跳楼身亡。考生轻生,难道只是考生的错,考试制度就没有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