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大三学生网爆蒙牛冰淇淋代加工点“环境分外脏乱差”。蒙牛乳业在其官方微博公布了调查结果,承认环境管理存在违规问题,并指出该工厂已被要求整改,相关责任人被停职处理。此外,各大论坛的爆料帖已被蒙牛公关悉数清零,爆料人称已被约谈,不会再多说。 (本报今日A22版) 伊利前脚刚摔在“汞异常”上,蒙牛后脚又趴在了“脏乱差”里——国产奶粉所谓“史上最好”的论断,又因为大牌的折戟而再次蒙上狐疑的魅影。网友曝、媒体曝,次次一语成籖,这次竟然是来自西安大三学生的实习感言。要不是这位实习生还有点公益心,成箱成箱往冰箱里塞蒙牛冰激凌的消费者,谁又知道天辅乳业“环境分外脏乱差”的真相?谁会想到“一线抽检人员称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不合格率为10%左右,但其墙上张贴的达成情况表却显示产品微生物合格率为100%”的猫腻? 概率上说,常在河边走,湿鞋的可能性总是有的,大牌不是天使,偶有差池也算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蒙牛冰激凌事件仍有蹊跷之处:一者,三聚氰胺后,国产乳业高调洗牌,“珍视自己最后几根羽毛”已成为惺惺然的姿态,那么,即便跌倒在原地,也该跌得有些技术含量——何以一个实习生就能轻易窥视其质量上的龌龊与不堪?有这样的事件打底,中国乳业的质量公信与互信还能等到重塑的那一天? 二者,公共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公关中的鸵鸟思维与傲慢策略。三个细节,令人如鲠在喉: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蒙牛客服时,蒙牛方面一口否认有此冰激凌代加工点的存在,铁口认定所有产品皆“自产”,如此赤裸裸的谎言,居心何在?此外,原爆料帖已经被论坛删除,而各大论坛相关转帖也在两个小时内悉数清零,蒙牛官方微博更是对此禁止评论——这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公关策略,在自媒体时代,是讽刺还是笑话?更诡异的是,“天辅乳业也接到了蒙牛方面的通知,要求严查此事,并已派出专人赶赴爆料人所在学校”——尽管是调查,尽管是座谈,面对有图有真相的披露,不去厘清事实真相,相反却去找爆料人“聊聊”,这样的整改思路与“跨省”何异? 在没有真相的时候,传闻就成了最好的真相。咬一口冰激凌,真假难辨、优劣难辨,沉睡的监管依然不知所踪,企业自律早就是个不靠谱的笑话……能做的,大家心知肚明罢了。说什么标准,谈什么制度,不如,多派几个实习生去食品领域当卧底吧——起码他们单纯,他们还有明亮的双眼,幸运点儿,再加上些许公德与公益心,也许食品安全领域的真相,就不劳烦职能部门怨天尤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