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炳涛 把好人当成骗子挺可气,但换个立场看,家属也没错,保持足够的警惕心是陌生人社会的重要生存法则。然而,社会缺乏信任作维系,人们必将为之付出极大的成本,七旬老人何星全的遭遇再一次把重构社会信任这个话题摆在了公众面前。 7月4日,因突发疾病,重庆74岁的何星全老人歪倒在了公交车座椅上,司机唐贵元赶紧把他送往医院,并通过老人手机查到了家属电话,可电话打过去后,老人家属都把他当成了骗子。唐贵元只好找到交巡警帮忙打电话,但前后30多个电话打去,家属依旧把他们当成骗子。直到唐贵元通过彩信发送去老人的照片,亲属才不再怀疑。(本报今日A19版) 好心当了驴肝肺,搁谁身上恐怕都很不是滋味。幸亏司机唐贵元心肠热、毅力大,不但跑前跑后找交巡警作证,还想出发彩信这一法子,百折不挠之下,终于成功通知到老人家属,真是可敬可佩。若是换一个稍微淡漠一点的人,别说是连打30多个电话,三个电话被误解,怕是就撂挑子不管了。 把好人当骗子挺可气,但换个立场看,家属也没错。好人与骗子,曾经多么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现在却仿佛只有一线之隔。今天来条短信说“你的孩子在长途车上出事了,速打一万元来救治”,明天来个电话说“你的银行卡在异地被狂刷,请联系我们客服人员”,明着看都是好人,可要是你都信了,按对方说的一步步做了,保证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贺岁片《I DO》中,孙红雷有句台词说:我们是被生活吓破胆了。没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数不清有多少人被披着羊皮的狼骗得吐血,而每一次被骗的故事,都在国人的心中烫下了深刻的烙印,让心灵的盔甲加厚一层防备。最后,人们大多变得油盐不进,几乎不再相信任何人,对偶见报端的被骗者则从同情逐渐演化为调侃——“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 保持足够的警惕心是陌生人社会的重要生存法则,但悖论之处在于,当人们因为警惕性变高而过得逐渐安全时,更加不安全的一面又出现了。接到电话说自家亲人晕倒了,就习惯性地认为是骗子的伎俩,无疑将亲人置于危险境地;看到倒地老人不敢上前扶,怕扶了会被讹诈,等自己年老时就有趴在地上没人管的可能;面对车站那些“落难外乡人”的求助无动于衷,还顺便回敬一句“忽悠谁呢”,万一自己哪天在外地被扒手掏得精光那可就惨了。 社会缺乏信任作维系,人们必将为之付出极大的成本。可这是谁之过呢,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过随波逐流,想办法安身立命,与其说人们警惕心变高了,倒不如说社会上的乱象把人炼得铜皮铁心。事实上,信任依赖诚信,诚信源于道德,道德的底线又是法律,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承载着社会成员最普遍的信任。倘若法治精神缺失,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就会产生,诚信自然随之摔趴下。 信任的重建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社会宣传都不能缺席,但首先得做好第一步,让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有效发挥,构筑起信任的基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