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位高考生走上爱心助学岗 |
◎19岁男孩于洁敏因家庭突遇变故,高考失利选择读专科 ◎想找份临时工作却屡次碰壁,现成为恒信集团的售楼人员 |
|
|
于洁敏(中)跟着同事学习销售。 |
|

|
|
7月10日,本报与恒信建设集团联合推出的爱心助学活动迎来了首名受助学生。今年高考前,19岁的于洁敏家庭遭遇变故,致使他高考发挥失利,成绩不理想,他选择了报考专科院校,希望能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高考结束后,于洁敏想找一份临时工作但四处碰壁,他的母亲马女士看到本报的爱心助学活动后,便给儿子报了名。10日,于洁敏走上了恒信建设集团提供的工作岗位。
家庭遇变故高考失利 19岁的于洁敏是潍坊中学的应届毕业生,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现住在早春园小区。他的母亲马女士目前在一家企业做清洁工,每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仅够母子俩的基本吃穿用度。 虽然父母婚姻破裂,但他们对儿子都十分关心。不幸的是,距高考17天时,于洁敏的爷爷病逝了,紧接着他的父亲也因病住院,直到高考时父亲仍住在医院。连续的打击影响了于洁敏的应试状态,导致他高考成绩不理想。看到一直关爱自己的父亲病倒在床上,47岁的母亲为了供自己上学每天辛苦地工作,19岁的男孩突然间长大了,于洁敏说:“我知道爸妈挣钱很难,我想出来打工挣点钱,减轻他们的负担。” 记者眼前的于洁敏身高183厘米,但看上去有些瘦弱,他告诉记者,尽管他可以选择复读一年,等明年调整好了状态肯定可以考好,但为了不让父母再多花钱,他打算去上专科学校。“这样可以早点毕业,早点工作挣钱。”于洁敏说。 第一次打工没挣到钱 高考结束后,于洁敏就开始了求职,一个星期内,他跑遍了所能找到的大小饭店,都被告知短期工已招满。于洁敏并不灰心,最终通过网络联系到一家自称专门为学生介绍暑假短工的中介机构。通过该中介于洁敏找到了一份为企业发传单的工作,中介告诉他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就可以挣45元。 于洁敏说,工作第一天,中介经理通知他到新华路一家超市前发传单,当天工作了6个小时,工作结束后中介经理却只字未提工钱的事,当时他也没好意思问。第二天该中介经理又要他工作了10个小时后也没提工钱的事,他就问该中介经理工钱谁付,该经理回答是宣传企业付,然而当于洁敏询问宣传企业时却被告知是中介机构付。无所适从的于洁敏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担心儿子被骗的马女士要于洁敏辞掉了这份工作。就这样,于洁敏的第一份工作没挣到一分钱。 恰巧这时,马女士通过看本报,得知了本报与恒信建设集团联合推出的爱心助学活动,于是为儿子报了名。 走上助学岗当售楼员 通过筛选后,于洁敏成为此次爱心助学活动的第一位受助学生。7月10日上午,记者与于洁敏一起来到恒信建设集团,填写简历后,于洁敏就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售楼处销售人员。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于洁敏来到了他将要工作的地点——位于坊子新区的恒信·领海国际售楼处。集团要求员工身着正装,于洁敏的一身休闲装扮显然不符,考虑到于洁敏的家庭条件,集团让一名身材同于洁敏相似的男同事借一套正装给他。 恒信建设集团的刘经理表示,集团对每一名销售人员都有业绩要求,但对于洁敏及以后将要到集团工作的学生不会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她说:“我们希望孩子们能体验我们的企业文化,通过在这些爱心岗位上工作多接触社会从而促进他们成长,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帮助。” 此次,恒信建设集团拿出20000元现金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准大学生,并提供20个爱心助学岗位。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本报见习记者 曾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