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首位高考生走上爱心助学岗
一天录入社保档案近700份
2012年07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天录入社保档案近700份
奎文人社局“专管员”使社区工作大大提升



  7月20日,是奎文区首批60名大学生“专管员”工作一周年的日子,在过去这一年时间里,“专管员”们从一名学生迅速转变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使社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升。2010年,是奎文区人事局与劳动局合并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开局之年,当年奎文区还实行了村改居工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为民服务更加向基层延伸,但在奎文区的近100个社区里,大部分都延伸到了社区,给原来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困难。2011年7月,奎文区人社局在全省首创“专管员”制度,面向社会招考60名本科及以上大学生,成立专门队伍,使社区服务档次大大提升。

“专管员”工作很卖力
  7月10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过去一年来,大学生“专管员”们个个工作很卖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繁重的工作也使他们迅速成长。
  梨园街道九龙园社区的“专管员”王晓梦,白天工作忙不完,就把一摞一摞的材料拿回家,干到晚上十一二点,为了不耽误当天的信息录入任务,曾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樱园社区“专管员”乔琳,还承担着社区讲解员的任务,她背诵和熟悉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和业务流程,为了忙工作,连姥爷住院也没有时间探望;庄家社区“专管员”刘海峰,工作半年多就是社区有名的“和事佬”,当社区居民配合信息录入而焦躁等待时,他会给老人们倒上一杯水,跟老人们开开玩笑,缓解了他们因等待而产生的焦躁情绪。
率先招聘“专管员”
  早在2010年初,奎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奎文区实行村改居的大背景下,社区居委会原来的工作人员不但人力不足,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不懂电脑等问题。人社局成立后,大量工作都集中和深入到社区里。
  奎文区梨园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王丹说:“社区有六大方面的工作,社区未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下岗失业人员登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王丹说,在这六项工作中,有些是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要参与的,有些是针对部分人的,都不是小事,“光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有些工作就没法开展了,比如信息录入,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方面,像樱园社区这样近20000人的社区,一个月时间录入结束,平均每天就要录入近700份档案,不是计算机操作娴熟的人是很难办到的。”王丹说。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奎文区人社局在全市、全省率先叫响了“人社专管员”这一管理形式。该局面向社会招考了30岁以下的60名本科及以上大学生,其中有6名研究生。
  采访中,奎文区梨园街道九龙园社区书记张美玲告诉记者,在一次居民排队进行信息录入时,社区居民王美芳大妈看到社区“专管员”王晓梦熟练地操作着电脑,身份证号码输入时根本不用看键盘,惊讶得王大妈直夸“这个小孩够专业”。王大妈还说,社区有了本科大学生“专管员”,工作就是很麻利。
            本报记者 臧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