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没有安全感的城市何来形象
地沟油上天带来的借鉴意义
如此“凉民证”让人好心凉
2012年07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安全感的城市何来形象
徐炳涛



  在“天下无贼”尚属于奢侈梦想的阶段,下行政命令拆除民房的防盗网,无疑会把百姓推向危险边缘,而一座不能让百姓有安全感的城市,当然谈不上有多好的城市形象。其实,民生才是最大的城市形象,伤害民生谋形象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日前,多名网友发帖质疑四川省大英县强拆居民防盗网,称政府以“城市乱象治理”为名一刀切,做面子工程,并投诉拆除费用要民众自行承担。对此,大英县回应称,拆除防盗网是为了城市形象更美丽,是县委、县政府的集体决策。       (本报今日A23版)
  如果说为了城市形象撕百姓春联、粉刷民房屋顶、拆除报刊亭只会让人反感,那么为了城市形象强拆居民防盗网则令人异常愤怒。在“天下无贼”尚属于奢侈梦想的阶段,以行政强权除掉私人领地赖以防身的庇护,无疑会把百姓推向危险边缘,而一座不能让百姓有安全感的城市,当然谈不上有多好的城市形象。
  有当地人就声称,花几千元安装防盗网,是因为曾经有贼光顾,拆掉后真的很害怕再被贼惦记。不仅如此,还有人担心,失去了防盗网的阻隔作用,高空坠物伤人事件会不会随之发生,生性好动的小孩子会不会在玩闹时坠楼——事实上,类似的惨痛教训已经在多地频繁上演。
  遗憾的是,当地不但对这些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疑问置之不理,还拿城市形象压人,并表示此举是县委、县政府的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挺唬人,但有几个问题不知道这个集体有没有决策过:拆了防盗网后治安力量该如何跟进;如果有人因拆了防盗网而失窃,县委、县政府是否要集体凑钱补偿;如果有孩子因拆了防盗网坠楼致死,有人因拆了防盗网导致的高空坠物砸伤,县委、县政府是否要集体担责。钱财被盗尚可补偿,若是出了人命,就不是是否担责的问题了,而是该如何担责,站在痛失爱子者的角度来看,恐怕县委、县政府集体辞职都难纾其悲愤之情。
  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县委、县政府的集体决策能否成为擅动民财的依据。关于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西方有谚曰“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国的《物权法》也早已明确了对私人物权的保护,即使因公共利益的需求予以征收,也必须依法足额支付补偿费用。众所周知,公共决策也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与法律相违背的公共决策属于滥用权力,百姓花几千元购置的防盗网说拆就拆,丝毫不提补偿一事,与《物权法》严重抵触,应该说是荒唐且野蛮的无效决策。
  城市形象当然很重要,民众也很期待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营造城市形象无可厚非。然而,干净整洁是一种城市形象,居民能够免于被盗的恐惧不也是一种城市形象?拆掉防盗网能给城市形象加分,可居民因频频遭贼而怨声载道不给城市形象减分吗?而且,罔顾民意的强拆防盗网行为已经惹得全国舆论炮轰,当地苦心经营的城市形象随之一落千丈。
  为了城市形象而搞得鸡飞狗跳,末了却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地方政府该吸取的教训已昭然若揭:民生才是最大的城市形象,伤害民生谋形象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