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日上午,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行从上海出发,踏上伦敦奥运会征程。对于这次很有可能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奥运之行,29岁的刘翔依然保持着平常心,“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平静地去面对就可以了,反正就是一场游戏嘛。”刘翔说。 (7月12日《新京报》) 当无数国人希望刘翔在伦敦奥运会上“雪北京奥运之耻”时,刘翔再一次抛出了他的“比赛游戏论”。这是笔者第三次听到刘翔的“比赛游戏论”了。这既能证明刘翔现在的轻松心态,也能说明这位“飞人”对于体育竞技的理解非常科学。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对刘翔的体育哲学表示尊重,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拥有这样的“游戏心态”,只有这样,举国体制才会如释重负。 事实上,体育和游戏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强身健体,是为了寻找快乐。然而,在许多国人的理念中,体育是拿荣誉证明国力的砝码。而体育明星存在的意义就只是为了拿冠军,殊不知,体育就是体育,在本质上,体育不过是种游戏。 对体育持有同样理解的还有“娜姐”。有两个例子。2011年1月29日,李娜在澳网决赛中输给克里斯特尔斯得到亚军,战败之后,李娜并没有任何沮丧,相反还非常高兴,显然,她是在享受比赛。在今年法网和温网中,李娜都早早被淘汰,许多球迷因此而变得不高兴,但李娜有些不解,发出了“又没有死人”的回应。可以看到,无论李娜的排名如何,她从来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打出什么样的成绩——这正是为什么李娜失掉冠军也快乐的原因。无关功利的竞技精神,在李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德国哲学家席勒曾说,“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会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虽说游戏人生的哲学并不能被许多人接受,但如果事事较真,并且必须要求那几个人去拿冠军夺金牌,也是一种意志强奸。体育运动员们是承担了一些责任,但如果在尽力的前提下仍没有拿到冠军,我们也应该表示宽容。在体育面前,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充分的人、完全的人,而不应该是拿金牌的兵卒和棋子。 “将体育办成战争”的观念需要破除,“体育不过是游戏”的哲学,仍然需要普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