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完成7000米海试凯旋归青 |
明年拟招收女潜航员后年或入驻深海基地 |
|
|
本报综合新华社、《半岛都市报》消息 7月16日上午,执行载人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10年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举行了欢迎凯旋的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参加“蛟龙”号研制人员、海试队员和海试保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仪式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宣读了李克强的贺电。李克强指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成功,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对于提升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继续弘扬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传统,不断攀登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新高峰。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船自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期间,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开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算作业内容,取得了地质、生物、沉积物样品和水样,并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海底影像资料。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16日对记者表示,“蛟龙”号将有可能于明年4至5月奔赴我国南海海域执行南海深部计划,进行试验性应用阶段的“首场秀”。同时,目前,发改委已经批准立项,为“蛟龙”号建造一艘全新的工作母船,取代“34岁船龄”的“向阳红09”。当“蛟龙”号结束3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后,可以正式交付到新的工作母船上使用。 另据了解,7月1日,国家深海基地发布了经过国家批复的规划图。据国家深海基地主任刘保华介绍,深海基地进入了详细修订规划阶段,预计年底动工,2013年全部建成,2014年蛟龙号入驻。此外,国家深海基地明年将招收第二批潜航员,再造一个载人潜水器。下一批潜航员招收将没有性别障碍,计划从明年起开始招收8-10位潜航员,包括女潜航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