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暴雨救援的紧要时刻,京港澳高速北京段越来越拥堵。收费站仍继续拦车发卡或收费,驾驶者在耐着性子缴费后,将沿着渐低的地势驶入一条下沉式路段,从而落入一个最深超过5米的水潭中。 (7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或许能做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卡点稠密的高速收费站能及时处置暴雨信息,将可控的风险告知司机或强制封锁险恶路段,因暴雨而伤亡的数字会不会少一点?又如果没有收费站横插中间,通行效率高一点,沉没在水中的汽车会不会多些冲过去的概率? 遗憾的是,即便“北京市防汛指挥部20日晚间即发布了暴雨预警,要求各组成部门专人值守;21日下午指挥部两次调高了预警和突发事件响应级别”,但南岗洼铁路桥下的路段前方,并没有出现警示信息。一场半个世纪不遇的暴雨,终究挡不住京石高速发卡收费的彪悍之心。 高速收费的心,暴雨挡不住,地震挡不住,而苍白的回应竟然是“北京并没有高速路应急停止收费的规定”。人命关天,没有规定,不可以不收费,但可以不放人。这就是高速公路的生存逻辑。而正是这条在暴雨中淡定自若的高速公路,在过去的8年中,整个路段的收费权一直备受质疑。据媒体报道,首发集团2000年开始运营京石高速。此前该路已用收费还清建设贷款。据公司融资时公开的数据显示,偿贷后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已经超过20亿元,该路段通行费约占近两年通行费总收入的10%。 无怪乎有网友愤言:高速公路不仅要钱,更要命。数据显示,目前A股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有19家,根据一季报数据,超过九成公司毛利率超50%,譬如重庆路桥更是高达近90%,行业平均毛利超过约40%的地产行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今年地方“两会”上,诸多地方政府都把高速公路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今年投资计划之中,且筹码与日渐高。“世界一流”的物流成本,“世界之最”的收费里程,连拥堵的节假日要不要免费都争执不休的中国高速公路收费体制,在这场暴雨中,不过是露出了某些高速公路最穷凶极恶的一面而已。 天灾面前,高速仍有收费的闲心,这究竟是谁骄纵出来的呢?清理高速收费的运动一茬接一茬,整饬高速收费的呼声一年连一年,北京暴雨里收费的“淡定”,也许是以生命为代价,为我们反思高速公路收费乱象提供了一个昂贵的契机。只是,车与人受的苦,会不会一样沉没无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