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普陀区卫生监督所成立专案组,对区内一家进行“胎儿写真”涉嫌性别鉴定的摄影机构分部进行查处。近年来,一些商家开发了胎儿宫内超声摄影项目,甚至可能还想打着法律“擦边球”,借“胎儿写真”之名或涉嫌“性别鉴定”。据悉,该案是上海市首例对非医疗机构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以“胎儿写真”的名义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出具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进行处罚的案件。 近日,上海普陀区卫生监督所在对区内这家摄影机构分部监督检查时,正有孕妇在进行超声检查。屏幕上,胎儿全景图像清晰可见,现场有多份《胎儿超声测量报告单》,写有头围、双顶径、脐动脉血流等专业的指标数据,落款署名为“医生:某某”,孕龄最大的达孕38周。经询问,该机构正在申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未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在进行超声检查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提供《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通过普陀区卫生监督所锁定证据链,促使该机构负责人认识到非医疗机构使用非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学影像超声诊断,出具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即《胎儿超声测量报告单》,以及对孕期超过28周的孕妇进行产科影像学检查,属于违法医疗行为。普陀区卫生监督所依据《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以无证行医行为,对该机构进行行政立案处罚。 近年来,一些商家开发了胎儿宫内超声摄影的经营项目,受到部分孕妇青睐。但是,其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步显现。一方面,目前,超声诊断仪器功能不断完善,清晰度日趋提高,多以提高超声强度为前提,且个别“胎儿写真”商家使用的超声诊断仪器由畜用超声诊断仪改装而来,安全系数相对较低,高强度、长时间、集中部位的超声辐射,很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另一方面,该市多年来明令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并对开展非法行医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个人或机构进行严厉打击。随着三维超声的影像清晰度日趋提高,对胎儿各生理部位的显示清晰明了,只要是具有一般生理常识的普通人,都能对关键部位一目了然,使得“胎儿写真”实质上有了性别鉴定实际可行的操作空间。若不加以规范,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医疗机构就打着法律的“擦边球”,借“胎儿写真”之名,行“性别鉴定”之实。 据《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