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垃圾进车压缩,转运站不臭了
寿光发现元朝盐业衙门遗存“雕龙碑”
2012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进车压缩,转运站不臭了
◎为避免垃圾积存扰民,奎文区环卫处购置22辆垃圾压缩车 ◎11座老旧转运站试行“以车代站”,减少二次污染效率翻番
  在市人民医院北侧的垃圾转运站,环卫工将垃圾倒入垃圾压缩车内。



  8月5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老旧转运站垃圾积存造成的扰民问题,奎文区环卫处购置的22辆大型垃圾压缩车首先在11座转运站试行“以车代站”,进站内直接收集垃圾,避免了垃圾积存及“二次污染”。记者在奎文区院校街垃圾转运站内看到,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噪音小,地面无垃圾遗留,垃圾转运站周围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垃圾直接入车减少污染
  8月5日,记者在奎文区院校街垃圾转运站内看到,一辆新式的垃圾压缩车停放在转运站内,垃圾压缩车驮运着一个白色的方形车厢。环卫工人直接将用三轮车收集来的垃圾倒入垃圾集装箱内,然后用勾臂车把装满垃圾的集装箱直接勾起,盛放到一定容量后,它会自动对垃圾进行压缩。每卸完一批垃圾后,垃圾转运站内的管理员都用笤帚将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一起送至垃圾集装箱内。垃圾压缩车装满后统一输送到潍坊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整个转运过程垃圾不撒落、污水不滴漏、臭气不飘出,有效控制了垃圾转运站区域产生的臭气。
  随后,记者来到虞河路市人民医院北侧的垃圾转运站看到,装满的三轮车倒完垃圾后,垃圾压缩车就用勾臂车把垃圾集装箱直接勾起,这时,在垃圾转运站内基本上闻不到垃圾的臭味。
11处试行“以车代站”
  奎文区环卫处办公室主任韩传义介绍说,奎文辖区内11座“举升式”转运站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垃圾转运能力较小、效率低,特别是经长时间使用后,设备老化严重,运输途中污水滴漏污染环境,出现故障时配件难觅,常造成垃圾积存,给周边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解决老旧转运站垃圾积存造成的扰民问题,自2011年底起,奎文区环卫处开始着手提升改造旧式垃圾转运站,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大型垃圾压缩车22部,用于改进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首先将11座“举升式”转运站内老化设备全部拆除,采用密闭式压缩车进站直接收集垃圾,试行“以车代站”,进站内直接收集垃圾,避免了垃圾积存及“二次污染”。
  “邻近垃圾转运站,环境脏乱差,即使关住门窗,屋内依然很臭。”家住奎文区院校街老邮政宿舍的宋先生表示,尤其是到了夏天,一股股臭味扑鼻,挡也挡不住。垃圾转运站推行“以车代站”后,垃圾转运站内不再积存垃圾,来了垃圾直接入车进行密封,减少了“二次污染”,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院校街垃圾转运站内的管理员介绍说:“自从实行‘以车代站’后,站内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提升,我们每天在这里工作,环境好了,心情也愉快了。”
新模式创造良好效果
  记者采访获悉,奎文区环卫处推行“以车代站”垃圾转运新模式,不论是在转运能力、转运效率上,还是在改变习惯、改善环境上都产生了良好效果。
  采用新的垃圾转运模式后,每站的日转运能力由原来20吨提高至40吨,转运能力翻了一倍;通过使用大吨位垃圾压缩车,减少了运输次数,避免了垃圾倾倒排队等候现象,提高了垃圾转运效率;“以车代站”后,改变过去整日倾倒垃圾习惯,实行垃圾定时间段集中投放,避免了垃圾在站内长时间滞留;“以车代站”实现了垃圾收集不落地,将垃圾直接存放于密闭式压缩箱内,减少了垃圾臭味的产生和扩散;实行“以车代站”后,垃圾日产日清,并及时冲刷作业场地和喷洒药物,大大改善了站内环境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玉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