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炳涛 免费高速本是公民应得的福利,享用应得的福利,本该慢条斯理心安理得,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姿态却恰如急急忙忙去占便宜,无疑证明了这块福利并未成为真正的福利。倘若中国的高速公路平常日子也多数免费通行,人们自然不会“明知前面堵,偏向堵路行”。
从9月30日零时起,全国高速公路首次因为重大节假日而免收小型客车的通行费用,由此也引发了高速公路上前所未有的滚滚车潮。部分高速公路拥堵不堪,一些出行市民苦不堪言。 (本报今日A3版) 不是正在堵车,就是在前往堵车的路上。这是今年“双节”长假,高速公路出行状况的真实写照。有一组数字很直观地反映了拥堵盛况——京港澳高速、京开高速排队近30公里,广深高速一公里用时50分钟,60公里的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有一组小插曲很形象地描绘了拥堵场景——沪昆高速有车主等得太无聊于是下车遛狗,深汕高速上两个车主在路边打起了网球,多条高速上一些车主内急憋不住无奈下车解手。 高速拥堵,惨烈异常,一些人排队龟爬时耗去的油费已经超出免掉的过路费,以至于有人调侃“我错了,真不该占国家便宜!”还有人编成段子说:宅在家里才是对长假的最大贡献,不难为交警,不难为清洁工,不难为保险公司,不难为汽油资源,更不难为高速不收费了还要发卡收卡的收费员们。 平心而论,高速免费通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在酝酿及推出过程中都受到了民众的一致热捧与期盼,等到真正践行,惠民的预期效果却被“添堵”大打折扣,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缘由。 有人说,中国人爱占小便宜,超市鸡蛋优惠一毛钱也会有一大批人排队购买,如今高速免费,品尝“免费蛋糕”者自然会蜂拥而至。话说得有理,可此事与占便宜还是颇有些区别,因为享受免费高速并不是占谁的便宜,也不是谁的恩赐,而是公民应得的福利。公民享用应得的福利,本该慢条斯理心安理得,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姿态却恰如急急忙忙去占便宜,无疑证明了这块福利并未成为真正的福利。倘若中国的高速公路平常日子也多数免费通行,人们自然不会“明知前面堵,偏向堵路行”。 进站仍要领卡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拥堵程度。虽然每辆车仅需几秒或者十几秒,但相对于庞大的出行车辆数目而言,时间叠加起来就不容小觑了。尽管交通部门解释,领卡是为了辨清车辆是否属于免费型号,但实际上,设个免费通行专用道口直接放行岂不是更方便? 全面客观地看,高速拥堵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免费通行只是其一。中秋、国庆“双节”交汇连休8天,长假难得,一部分人回家团聚,一部分人外出游玩;数百家景区或降价或免费,也刺激了人们的出游欲望。其实早在长假前夕,有媒体进行的调查就显示,64.85%的人预测高速公路将大面积堵车。 所以说,保证惠民政策不沦为“添堵”之举,还需要多方位的配套措施扶持。一方面,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免费进程,让民众不再为偶尔掉下的“馅饼”而疯狂;另一方面,保障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让人们有时间游玩;再者,加大景区优惠降价力度,回归多数景区的公益属性。 还要提醒广大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理性出行,毕竟堵在路上的感觉并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