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多少精神病人会“自愿住院”
国有资产卖出白菜价,便宜了谁 
教师女仆装上课不能起模范作用 
2012年10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有资产卖出白菜价,便宜了谁 



    朱永华
  2007年,山西保德价值2亿余元的南河沟乡扒楼沟村煤矿被以37.5万元拍卖。该矿原矿工曾入股10%的股份遭强行退股。有官员称,煤矿拍卖时评估公司、拍卖公司都是安监局找的,买受人之一就是原安监局长的内弟。2008年,煤矿被以2.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神达晋保煤业。  (10月24日《法制日报》)
  同以往国有资产被以白菜价“贱卖”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任何独特之处,拍卖表面“程序合法”实则“暗箱操作”,负责拍卖的和参与竞拍的,看似不相干的买卖关系,但除了“托儿”之外,真正竞拍成功的却是主持拍卖官员的亲属,一切合法的背后,却是一家人在“唱双簧”,谈笑间就用37.5万元将2亿多元的国有资产收入囊中,再转手仍以2亿多元的价格卖出,一切轻松自然。
  在这种合法的拍卖“交易”过程中,巨大的利益差距,仅仅以“亲属关系”并不足以畅行无阻,即便参与竞拍人是负责拍卖人,时任保德县安监局副局长李新生的“小舅子”,但这李局长要想将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和小舅子独吞,显然还不现实,毕竟拍卖是挂着当时保德县经济贸易局的名义实施的,尽管自己是实际上的“讲话算”,但毕竟还需要履行一系列幌人的程序,还有“讲话算”的副局长李新生头顶上还有“一把手”以及方方面面官员,这些关系仅靠权力而缺少利益显然纸里包不住火,弄不好不只是前功尽弃,还可能生出祸端。
  事实上能把2亿多的国有资产用30多万元收入囊中,背后的权力价格必然也是相当不菲,有些可能还是“分期付款”,而从现有煤矿不知有多少官员的“暗股”,不知谁是煤矿的幕后老板,以及仅有初中学历的“老局长”退休后就被数十万元的年薪聘走等等都足以说明“贱卖”的背后隐藏着一条粗大的黑色利益链。
  值得怀疑的是,这样一个贱卖2亿国有资产的“大案”,何以经得住5年时间的“历史考验”,如果说是没有人提及或是举报几乎是不可能,报道中也多次提到,几年来,不仅该煤矿老职工议论纷纷表示不满,即便是某些公职人员也直指其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何以一点动静都没有,最合理的解释无非是曾经的监管部门也是背后黑色利益链上的一环,因为高达2亿元的国有资产拍卖,必定需要监管部门“全程监管”。绕过监管部门或是缺少利益的输入,不仅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更不可能至今无人问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