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导读

第A02版
新闻评论

第A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标题导航
“顺道观光” 不只涉嫌公款旅游
美国搅局钓鱼岛只会害人害己
优秀教师的奖金教育局无权克扣
别把外来人口当成“过境蝗虫”
2012年12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把外来人口当成“过境蝗虫”



  □刘昌海 

  15岁的“非沪籍”生占海特在个人实名认证微博上发出了“约辩”邀请:“京沪非户籍家长到教育部门上访,要求开放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屡遭户籍居民阻挠……为了正义和真理,本姑娘邀请京沪户籍人士于10月25日在大沽路100号上海教委辩论,欢迎报名参加。”一些沪籍青年出现在现场,并高喊“抵制异地高考,外地蝗虫滚出上海!”等口号。        (12月1日《经济观察报》)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那是人人谈之色变的自然灾害。但城市的外来人口,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其实恰恰相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一座座城市变得更漂亮、更繁荣、更现代。把他们形容成害人的“蝗虫”,这样的言论是极不恰当的。
  有句话说得好,“往前推三代我们全是农民”。这个世界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城市,那些沪籍青年,他们的祖先中许多都是外地人。但是,没有人把那些沪籍青年叫做“蝗虫过境”的后代。对他们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曾经为上海的发展挥洒过汗水的建设者的子孙。
  如今,新的一批建设者来了。老上海人对他们应该是接纳还是拒绝,答案不言自明。外来人口不是“蝗虫”,相反,如果谁想靠一个生而具有的户籍身份来享受某种特权,我们可以不客气地称他们为“寄生虫”。上大学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父辈比别人早了几十年来到这个城市。
  人人生而平等,在面对高考权时同样如此。让一个只在老家呆过两个月、在上海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孩子,回原籍参加以不同的课本知识为基础的高考,这是不公平的。随着人口流动的越来越频繁,原来的分省高考制度早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取消异地高考,甚至取消户籍制度,都已经是大势所趋。
  明眼人都知道,我们不仅应该放开异地高考,更应该取消一些城市的高考特权。几十年来,外地人尤其是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太多,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有资格也有权利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他们不应该被人称为“蝗虫”,他们该争取的,也不应该只是高考的权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