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还有多少善款在募捐箱里长毛
是否“龙的传人”不必过于纠结□苑广阔 
网络信息立法应当迎头赶上□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2012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否“龙的传人”不必过于纠结□苑广阔 



  日前,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图书馆馆长黄杨提出,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黄杨说,被视为中华民族血脉的羌族,其名“羌”是甲骨文中最早记识族号的唯一文字。而在甲骨文中,“羊羌同义”,因此羌人又被称为“羊人”,其图腾就有羊。
        (12月26日《南方都市报》)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过去的几百几千年里,绝大多数的炎黄子孙都是这么认为的,并且以此为骄傲。但是最近几年,这个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有人觉得龙是皇权的象征,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以“龙的传人”自居,是一种屈服于皇权的奴化思维;还有人认为龙在西方人眼里面目狰狞,象征着凶狠,残暴。如此一来,中华民族再以“龙的传人”自居,无疑不利于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形象,不利于与世界的“文化接轨”。
  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值得学术界和普通百姓对“龙的传人”做更全面,更深入,也更多元的思考和研究。就以黄杨教授所提出的中华民族不是“龙的传人”,而是“羊的传人”的理论,也并非是突发奇想之下的信口开河,而是有很多研究证据作为佐证的。按照黄杨教授的研究,“羊”在古代中国的文献资料里不但被赋予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语言文字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以笔者的看法,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的研究,中华民族到底是“龙的传人”还是“羊的传人”,都可以继续深入,找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和观点,这对历史文化研究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情。但是另一个方面,当时代已经发展到科学主导世界,普世价值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再过于纠结“龙的传人”还是“羊的传人”这种建立在封建迷信基础上的图腾崇拜,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其实不管是“龙”还是“羊”,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要我们需要,都能从它们的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特质,也都能从它们身上找到缺点和不足。可是,如果我们能够跳出“龙羊之争”的小圈子,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就会发现,很多人类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早已不是为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国家所独有,而是为全世界无数民族和无数国家所认同,所尊崇,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我们围绕着“龙的传人”还是“羊的传人”争论不休,反而对这些已经得到全人类普遍认可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视而不见,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损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