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有偿献血证出卖了民众的爱心
一场大火烧出私人收养之痛
热线不通源于服务意识“空号”
打热线谎称停水
2013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大火烧出私人收养之痛



  □王琦 

  4日早上8时许,河南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7名孩童死亡,受伤人数不详。据现场民警介绍,起火地点为兰考人袁厉害家,袁厉害在当地以收养弃婴和孤儿出名。  (本报今日A13版)
  袁厉害很厉害,从1987年开始至今收养弃婴已超过百名,并且大多数是残疾儿童。不过,袁厉害也并不厉害,她毕竟只是一个人,只有一双手,既要外出赚钱,又要照顾孩子,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精力。
  从以往报道袁厉害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袁厉害并不是每天在家看孩子,而是让收养的孩子中较大的照顾其他较小的孩子,有时候隔几天才来看一次,这无疑造成了安全隐患。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就是一个警钟,尽管起火原因有待调查,但孩子们对危险的警觉性不足,以及面对灾难时的应变能力不足,不能不说是导致7个孩子不幸丧生的原因之一。
  一场大火吞噬了7个孩子的命,也烧出了私人收养之痛。目前我国很多私人收养都没有经过法律程序,只是事实收养。这不仅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同时也让被收养儿童缺乏足够保护。对于袁厉害而言,精力财力匮乏,收养能力有限。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还不如把孩子送往福利院,福利院中有完善的设备和管理人员,并且福利院会为孩子甄选出更适合收养的爱心人士,让孩子们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家。
  我国自1998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至今已过去了14年,实践表明,此项法规还有很多亟需完善和细化的方面,比如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经济条件等。从媒体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类似袁厉害这种贫困爱心妈妈,精神可嘉,却并不是孩子最好的归宿。建立完善的收养人评估制度,让孩子进入更利于其生长的家庭,拥有更完整的童年,已成当务之急。我们不妨参考国外经验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对收养人进行严格筛选后,有专门社工对收养人进行跟踪调查评估,以观察被收养的孩子是否得到完善照顾,帮助被收养儿童身心健康并最终融入社会,才算是功得圆满,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在建立收养人评估制度的同时,孩子们更需要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一方面,健全更为完善的福利机构与领养系统,才是保障被遗弃儿童生活的根本。同时,鉴于我国的国力尚显不足,福利事业刚刚起步,单纯依靠政府搜寻并照顾所有被遗弃儿童存在难度,政府可以对像袁厉害这样的爱心妈妈、爱心学校等,给予政策倾斜和适当补助,使其更好地分担收养责任。此外,还可鼓励广大的失独家庭加入到关心孤儿的事业中来,既可解失独家庭之忧思,也让孤儿们有一个完整的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