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帆 法院为当事人复印卷宗,本应是利民之举,但被冠以“天价”之名后,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宜春法院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凭得就是自己手中的权力。“天价复印费”在让法院掉进质疑泥潭的同时,也是对法律尊严的极大伤害。
1月14日,李庄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爆料称“近万页卷宗在法院复印每页3元,当事人仅此一项向法院付29000余元”,李庄随后向记者证实,其中所指“法院”为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报今日A23版) 复印一张纸要价3元,若是在一家普通的复印店,我们或许会送上一句“无奸不商”然后转身离开,但若发生在法院,我们恐怕只能忍气吞声、束手就擒了。 法院为当事人复印卷宗,本应是利民之举,但被冠以“天价”之名后,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掉进钱眼儿”的骂声不绝于耳。根据规定,法院可以收取一定的工本费,具体金额由各地自行规定,也许正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才给了地方法院一定的“发挥空间”。民众的质疑声不难理解,法院是政府部门,一边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一边收取高额服务费,这个权卖得也太贵了。 宜春法院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从何而来?其中的缘由恐怕比“司马昭之心”更显而易见,他们凭得就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有了垄断的权力,宜春法院也就有了肆无忌惮的底气。想复印卷宗,3元一张不商量;嫌贵,可以走人去外面复印,但是卷宗不能带出去。正因为卷宗仅此一份,当事人也就失去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洒脱,只能吞下“天价复印费”。 由此可见,高价服务费的根源在于权力的肆意行使,这委实是一个可怕的现象。一方面,权力一旦明码标价,就失了威严,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就会被透支。另一方面,一旦一些政府人员变得惟利是图,把本应提供的服务高价销售,将可能走向更大的腐败。 我们不妨可以往更深的层次追问:宜春法院收取的这些费用到底去了哪里?是入了法院的“小金库”还是孝敬了某些领导,“天价复印费”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不得而知。 法院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法律的形象,“天价复印费”在让法院掉进质疑泥潭的同时,也是对法律尊严的极大伤害。 或许在“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面前,民众对高价服务费已经习以为常,剩下的只有无奈,但是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放任自流。 因此,对于“天价复印费”不仅要坚决遏制,更要严厉彻查、追责,让公权力得到有效制约,并在阳光下运行,只有法院树立起良好形象,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尊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