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益宝水业早已经关门。 |
|

|
|
去年9月份,市民隋女士在奎文区福寿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的益宝水业买了10张水票,还缴纳了两个水桶的押金,共花了100余元。过完春节,隋女士发现该店竟已关门,由于事前并未收到任何通知,剩余的三张水票成了“废票”,水桶押金也无处退。记者采访发现,该水店门头上写着益宝水业,隋女士购买的水票上的印章为百姓水业,该店给隋女士的名片上则写着冰爽水业配送中心。
送水店关门水票废了 2月23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隋女士的住处见到了她。隋女士老家诸城,于去年年初来到潍坊城区打工,与朋友在奎文区北宫东街附近租住了一套房子。“为图方便,我从网上找到了这家益宝水业,价格也相对便宜。”隋女士告诉记者,她通过网络上提供的电话,于去年9月份开始在益宝水业订水,价格是6元一桶,两个水桶的押金是60元。 “四五天用一桶矿泉水,每次用时都是打电话,费用也是一次一结。”隋女士说,她用了一段时间后,益宝水业的送水人员告诉她,他们店内卖水票,购10张水票赠送1张。隋女士觉得对方送水很及时,而且买水票相对划算,便一次性购买了10张水票。 2月份,隋女士从老家过完春节后回来上班,20日,她打电话让益宝水业送水。“接电话的成了另一个人,他说之前给我送水的人不干了。”隋女士告诉记者,对方还问她是用现金还是水票支付,当隋女士表示还剩下三张水票没用时,对方表示店里没水了,等有水就给隋女士送过去。 好端端的怎么可能没水送呢?隋女士再次拨打对方的电话,谁知一连打了20多个,对方不但不接,后来竟然关机了。隋女士按照先前对方提供的名片,拨打了上面的两个电话,均提示关机或无法接通。 2月22日下午,隋女士来到了益宝水业,谁知店面早已经关门。隋女士说,不但水票“废了”,连水桶的押金也无处讨要。她朋友的公司也从益宝水业买水,还有不少水票没有用完,5个水桶的押金也无处退还。 同一家水店有仨名 随后,记者来到了益宝水业,该店早已关门,门口并未张贴任何通知。记者按照店面广告牌上提供的信息,拨打了对方的电话,两个电话均无人接听。 “益宝水业里面的东西早就被人搬走了。从去年11月份开始,店铺门就一直没开。”隔壁店铺的店主告诉记者,“最近有很多买水票的人来退票,但根本联系不到人。” 为什么益宝水业去年11月份关门,12月份还给隋女士送水呢?对于记者的疑问,这名店主说,可能是益宝水业在其他地方有仓库。 记者还发现该水店门头上写着益宝水业,隋女士购买的水票印章为百姓水业,水店给隋女士的名片上则写着冰爽水业配送中心。 预付款消费存风险 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隋女士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送水单位的工商登记情况,了解到这个业主的身份信息,以便于跟对方进行联系和交涉。如果这些方式都行不通,隋女士可以联合其他受害的顾客,并统计一下数额,如果数额较少的话,商家的这种行为属民事上的欺诈,如果数额较多,那么商家有涉嫌诈骗的嫌疑。 市消协提醒,像预付款式消费,让消费者承担了很大风险。商家一旦经营不善,很可能招呼不打就卷走消费者的余额。消费者在预付款消费时,应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东杰 张少华 实习生 张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