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退休后来潍,老外蒂姆学会“奇好” |
他因对潍坊教育走向世界做出的贡献获“鸢都友谊奖” |
|
|
蒂姆先生在学着写汉字。
|
|

|
|
2月27日,记者从市外国专家局了解到,第四届“鸢都友谊奖”的获得者已经评选产生,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10名专家获奖。其中,今年66岁、来自加拿大的教育专家蒂姆·约翰·纽曼因其对潍坊教育走向世界做出的积极贡献而获奖。27日上午,蒂姆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他的梦想是为中国学生搭建起一个走向世界的舞台。 两次获“鸢都友谊奖” 2月27日,在潍坊一中国际部二楼,记者见到了身材高大举止优雅的蒂姆先生。他于2009年退休后从加拿大来到潍坊,现在担任潍坊一中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课程项目班加方校长兼英语老师。 蒂姆先生告诉记者,他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岁时移民加拿大,曾在美国、墨西哥和南美教过学。来潍坊之前,他在加拿大一家名叫西蒙菲莎的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来潍坊后,他凭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科学谋划推进项目,严格筛选加拿大优秀教师,帮助老师克服困难,带领和影响他们不知疲倦地工作,为中加项目班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蒂姆先生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刚来潍坊时他们只有17个学生,但现在学生已经增加到了214人。蒂姆先生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授予“鸢都友谊奖”,这些荣誉是他对中加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见证。 感觉潍坊漂亮又安全 谈起对潍坊的印象,蒂姆先生竖起了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潍坊,漂亮、安全。”他说,他曾在英国伯明翰、加拿大温哥华及中国部分城市生活过,与这些地方相比,他觉得在潍坊工作最舒心,玩得最放心。 记者看到,蒂姆先生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副乒乓球拍。他告诉记者,课余时间他喜欢打乒乓球,不过他最喜欢的是到河边散步。每周六他都会沿虞河边走上几公里。 来潍坊后,蒂姆先生迷上了说潍坊方言。他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固定的出租车司机,每天上下班他们都用潍坊话和英语交流。“我想学潍坊话,他想学英语,对双方都‘奇好’。”蒂姆先生笑着说。 蒂姆先生还对中国的美酒赞不绝口。他表示,往年回家都是带风筝送给亲戚朋友,今年他选择带着潍坊的美酒回家作为礼物,受到了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愿为文化交流做贡献 蒂姆先生表示,中国学生都很努力,但是“一考定终身”让他觉得对很多学生不公平。而且,他还表达了对“学生见老师比见家长的时间要多”的疑惑。不过,在他的推动下,中加班每年召开三次家长会,详细介绍每个学生的情况,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建立起了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我的梦想就是为中国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桥梁。”蒂姆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蒂姆告诉记者,他跟学校的合同是一年一签,不知不觉合同已经签到了第四年,他对学校的教学环境非常满意,同事关系也非常融洽,潍坊已经成了他的第二个故乡。连续两年获得“鸢都友谊奖”,他表示,愿意为中加文化的交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相关新闻 十位在潍外国专家 获得“鸢都友谊奖” 2月27日,记者从潍坊市外国专家局了解到,第四届“鸢都友谊奖”的获得者已经评选产生,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荷兰、英国、泰国的10名专家获奖。 本次获评“鸢都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分别是:来自荷兰的专家杰瑞·范·弗利;加拿大专家蒂姆·约翰·纽曼;加拿大专家约翰·本森;英国专家泰瑞·爱世贸;泰国专家蔡仕达;美国专家卢建钢;韩国专家沈在文;韩国专家徐相哲;韩国专家朴元濬;英国专家陈苏音。 据了解,“鸢都友谊奖”每年评选一次,表彰在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并作为评报“齐鲁友谊奖”和“国家友谊奖”的基础条件。连同本次,“鸢都友谊奖”的评选共进行了四届,有34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其中,有16名外国专家获得“齐鲁友谊奖”,2名外国专家获得“国家友谊奖”。他们为我市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