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张丽娜 温家宝总理5日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一条条鲜明的表述,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为无数百姓带来民生新希望。直面难点显示决心,攻坚克难给人信心。民生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我们信心十足,也充满期待。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调查中涉及的热点话题一一作了“回应”,其中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房价调控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二字贯穿始终,具体措施翔实有力,改善民生的路径呈现眼前。 (本报今日A3—A6版) 是一次详尽的回顾总结,更是一次明确的未来瞻望。温家宝总理5日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内容引起各方强烈关注。一条条鲜明的表述,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为无数百姓带来民生新希望。 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 这些措施关键及时,指标具体实在。一个个增长数字,传递给百姓的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预期。 人们清楚地注意到,报告中对一系列民生难点热点逐一涉及,让广大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仿佛找到了自己家的困难,说到了心坎儿上。房价高企、看病贵、入学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尖锐突出,但恰恰是大多数百姓的心头病。不回避,求破解。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全面开展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直面难点显示决心,攻坚克难给人信心。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人们强烈感受到,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挑战,政府显现了改革攻坚的巨大勇气,奋力攻克各种难关险隘。 厚重的民生情怀来自人民,具体的民生举措惠及人民。报告中的民生工程措施具体、目标明确,如何把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待各方持续加力。民生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我们信心十足,也充满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