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山东卫视报道 这几天我省气温不断攀升,6日最高温能突破20℃。虽然天气热了,但还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专家提醒市民莫忘“春捂”。 5日,全省各地气温连续升高,有些市民便早早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不少爱美的女性也都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和丝袜。身上虽然轻松不少,殊不知,户外每一次刮起风来,气温就会比无风时低两三度,薄薄的春装根本抵挡不住这种变化。因此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是到底应该怎么“捂”?对于这些疑问,专家解释,冬去春来,人体皮肤逐渐苏醒,汗毛孔闭锁程度相应降低,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尽管不是很冷,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他疾病。再加上天气不稳定,过早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很容易着凉感冒,所以而需要“捂”。对于应该“捂”哪里,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因为寒气多自下而起,而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离了你国外,“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