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之所以包庇“李鬼”,无疑是担心名声在外的企业品牌被抹黑,进而导致短期真金白银的流失。如此一蔽了之的做法倒是轻巧,殊不知,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害了企业自身,也坑了信以为真的消费者。 哈尔滨市一家企业的公关经理终于松了一口气,公司产品被仿冒假造的消息在“3·15”当日未被媒体报道。“被造假还不敢声张,受害者要替违法者承担风险,你说冤大头不?”她无奈地向记者抱怨。 (3月16日新华社) 在声势浩荡的曝光潮中,“李鬼”躲过一劫,本该恨之入骨的“李逵”竟为之沾沾自喜,看似不可理喻,却照出部分品牌企业的怯懦之心和短见之举。 其实,类似的遭遇并非个例,金士顿优盘早就深受其害,但企业对“被假冒”一事讳莫如深,直到“中关村金士顿优盘六成是假货”的消息四处蔓延,金士顿才公开承认存在假冒现象。 企业之所以包庇“李鬼”,“醉翁”之意绝非金屋藏娇,而是为维护企业的眼前利益。“李鬼”一旦见诸报端,被抹黑的无疑是名声在外的企业品牌,并可能引发企业信用危机,利润的损失便也无可避免。因此,在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的“李鬼”面前,企业更多地选择了忍气吞声,甚至不惜动用一切资源为之“灭火”,可怜又可悲。 企业之所以落荒而逃,缘由不难理解。一者,品牌的美誉来之不易,企业怎忍心其被假货玷污。况且,若企业名正言顺地打假,难免会“打”跑一些担心买到假货的买家,若消费者“弃暗投明”,对企业来说,将意味着短期真金白银的流失,此乃企业怕“李鬼”的内心症结。 二者,监管部门对假冒伪造产品的打击不给力,给企业留下了“李鬼”迟早会“卷土重来”的心理阴影,保护伞的效果不如笑果好,品牌企业的话语权自然微不足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良药”。 如此一蔽了之的做法倒是轻巧,殊不知,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害了企业自身,也坑了信以为真的消费者。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高枕无忧地抱着假货享用时,权益被“李鬼”日渐吞噬,却从无察觉。但正所谓纸包不住火,隐藏再深的“李鬼”终有“重见天日”之时,企业的包庇之罪也难掩人耳目,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企业损失的将不再只是短期利益,品牌崩塌并非骇人听闻之果。那时才幡然醒悟,恐怕已是养痈为患悔之晚矣。 因此,包庇“李鬼”只能害人害己。而要将“李鬼”打出原形,仅靠企业恐难撼动市场顽疾,还需依仗企业和监管部门双剑合璧。只有监管部门重拳出手,才能提振企业举报自信。在举报与查处“组合拳”的猛攻之下,更多“李鬼”必将浮出水面,继而被打得无以遁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