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多少虐童之殇才能换来立法
“死猪事件”敲响养殖业污染警钟
治理公车违法需除特权思维
2013年03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少虐童之殇才能换来立法



    贾春强
  接二连三曝出的“虐童”事件,让家长胆颤心惊,引发了公众对幼儿师资素质的质疑和学前教育状况的忧虑。孩童频频受虐,或许只是催促立法的民意河面上一个小小涟漪,多痛的虐童之殇,才能推动学前教育立法的步伐?
  近日,家住河北省三河市的家长赵女士反映,4岁的儿子小宝(化名)在燕郊幼幼幼儿园上中班,一周之前她发现孩子的臀部有五个针眼。经过询问后,孩子说:这是幼儿园的老师拿针扎的。
           (3月21日中国之声)
  为了便于管理孩子,老师竟然对幼小的孩子采取针扎屁股、刀架脖子的极端惩罚手段,师爱的严重缺失让人不寒而栗。如此恐怖粗暴的病态教育手段,对孩子精神造成的戳害是难以与身体伤愈一同愈合的,恐怕,挥之不去的梦魇会伴随或影响孩子很长时间。
  接二连三曝出的“虐童”事件,让家长胆颤心惊。而教师把孩子生命健康权视为儿戏的极端行为,引发了公众对幼儿师资素质的质疑和学前教育状况的忧虑,一些有识之士进而呼吁国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监管力度,甚至这样的呼声出现在今年两会上。
  可以说,“虐童”事件的发生与我国学前教育粗放式的发展格局不无关系。在学前教育并未列入义务教育以前,也就意味着政府并无义务要全力以赴办好学前教育。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脱离公益色彩的学前教育最终走上了趋市场化的办学道路,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并驾齐驱。但私立幼儿园在与公立幼儿园的博弈中落尽下风:不论是财政投入上的厚“公”薄“私”,还是在师资配备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否认,这种“公”“私”分明、发展不均衡的二元格局成为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私立幼儿园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幼儿园资源不足衍生的入园难问题;但另一方面,私立幼儿园自身存在的短板不容忽视,由于私立幼儿园处于市场化的生存状态,加上监管的缺位,在逐利的本性下,一些私立幼儿园随意涨价、随便扩班,甚至招用无资质的教师滥竽充数,这也为事故频发埋下了伏笔。
  很多人说,全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好孩子,我们应当效仿美国。在美国,无论是谁,一旦发现有人虐待孩子,就立即报警,否则,就会受到惩戒。可是,我们的法律环境不同于美国,美国有完善的保护儿童法律,而我们呢?这方面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至少是个尴尬。
  孩童频频受虐,或许只是催促立法的民意河面上一个小小涟漪,多痛的虐童之殇,才能推动学前教育立法的步伐?我们期盼而又焦虑的心,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