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深受小广告所害的并非只有环卫工人,为何重任全都落在他们肩上?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也曾兴师动众,但“病情”却愈演愈烈,可能已经做起了“甩手掌柜”。因此,环卫工人采取下跪这种极端方式,不仅是为博取同情,也是对滥发广告的痛斥,更是对监管不力的控诉。
17日,陕西西安市沙井村的环卫工宗西玲为阻止几名女子发放小广告,用下跪和磕头的方式恳求对方离开。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向发小广告者下跪了。 (本报今日A29版) 年过六旬的环卫工人,扑通跪到发放小广告的女子面前,只为了恳求她们手下留情。但如此“惊天地泣鬼神”之举却没能换来一丝怜悯,小广告依旧飞扬。环卫工的眼泪,是对小广告的控诉,也诉说着对监管不力的无奈。 即便不是男儿,膝下也该有黄金,下跪竟来得如此轻巧,而且还不止一次,她显然不是“自轻自贱”,而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漫天飞舞的小广告“割了一茬又一茬”,监管和治理浅尝辄止,小广告禁而不止,让本就超负的环卫工作雪上加霜。或许环卫工人对此早已失望至极,若有一线希望,谁会抛弃自己的尊严呢? 可惜的是,她的孤注一掷迎来的是冷漠的眼光。面对环卫工人行如此大礼,女子不动声色,依然我行我素,民众不禁会问:这名女子内心还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吗?对于小广告发放者而言,突如其来的恳求难免会在感情上泛起涟漪,她们的脑海或许也闪过恻隐之心,无奈有命在身,难以舍弃为生计兜底的工作。因此,环卫工人下跪,只是弱者相欺而已。 其实,下跪并非环卫工人最悲惨的遭遇,日前北京一位环卫工人清理小广告时曾被围殴,笔者想问的是:深受其害的并非只有环卫工人,为何重任全都落在他们肩上?小广告、“牛皮癣”早已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民众对其可谓恨之入骨,但气愤之时,不少民众选择眼不见为净,随手一扔便再视而不见,将祸害累加在环卫工人身上。另外,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也曾兴师动众,但“病情”却愈演愈烈,面对困境,当地监管部门可能已经做起了“甩手掌柜”,最多搞几次“运动式”治理以表“诚心”。如此一来,负责“善后”的环卫工人就成了最终受害者,也是唯一受害者,只能靠下跪以求博取同情。 因此,环卫工人采取下跪这种极端方式,不仅是为博取同情,也是对滥发广告的痛斥,更是对监管不力的控诉。但仅靠环卫工人难以唤醒道德意识,清除小广告的生存空间更是天方夜谭,归根结底,仍需监管部门“揭竿而起”。无论是出于公利还是私利,环卫工人已为治理小广告牺牲了尊严,监管部门又岂能只顾看热闹? 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经验,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设立张贴区发挥其服务民众的功能,另一方面严查取缔“作恶多端”的小广告,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制约。只有监管给力,才能避免类似闹剧再次上演,小广告也就不再是让人头疼的“牛皮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