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广而告之

第03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小鬼当家堪称安全教育示范课
成功的城镇化,要户口也要有服务
遏制驰名商标乱象 需追溯变质的根源
2013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鬼当家堪称安全教育示范课



    本报评论员 李帆

  当我们沉浸于小刚的骄人战绩之时,切忌忽视了部分地区安全教育乏力的现实。“小鬼当家”不仅彰显了安全教育的“汗马功劳”,也为纠正走过场式安全教育开拓了一条新路。因此,安全教育不能仅限于口头和纸面,还必须融汇到日常生活中去,以便让未成年人掌握足够的风险判断能力、避险能力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6月20日,潍城区华景新城小区的7岁男孩小刚(化名)发现一男子偷走了小区付女士的自行车。此后,他便在自己家中的阳台窗前观察。25日,当那名小偷又出现在小区时,马上被小刚发现了,机智的小刚立即报警。在他的协助下,赶到现场的民警将伺机行窃的小偷当场抓获。      (本报今日A4版)
  对于一名年仅7岁的孩子而言,敢于报警捉贼已足以令人眼前一亮,若加之其长期“蹲点”的功力,连民警都不得不赞赏有加。或许,让民警赏识的并非只是小刚的机智,难得的安全意识更有其可贵之处。
  当我们沉浸于小刚的骄人战绩之时,切忌忽视了部分地区安全教育乏力的现实。在防拐演练中,一部iPad就轻而易举地“骗走”10名小朋友,一根棒棒糖便可将孩子“纳入麾下”。虽然这只是一场游戏,但安全意识的缺失让人触目惊心。相比之下,更让人痛心的是,我们已付出了诸多血的代价,换来的依然是事后撕心裂肺的后悔之声。孩子溺亡于水塘,要是有一个安全警示标识就好了;踩踏事故频发,家长后悔平日里疏于教导……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事后慨叹暴露的都是安全教育方面的漏洞。
  然而,安全教育的口号无处不在,为何却堵不上暴露已久的漏洞?在笔者看来,部分地区的安全教育已沦为“走过场”。一者,不少学校对安全教育等闲视之,即便偶有涉及也多为空洞的说教,成了留不下丝毫痕迹的耳边风,甚至有学校所谓的“安全教育”竟让家长签字,难道只为将意外伤害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二者,家长自身安全意识本就不敢恭维,又何以保护意识空白的孩子?
  安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今天欠下安全教育的账,明天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生命不能走过场,不能总等到悲剧发生,才想起亡羊补牢。
  “小鬼当家”不仅彰显安全教育的“汗马功劳”,也为纠正走过场式安全教育开拓了一条新路。他在一部《小鬼当家》的电影中,收获的不只是嫣然一笑,机智应对与安全防范意识也已深入脑海。因此,安全教育不能仅限于口头和纸面,还必须融汇到日常生活中,以便让未成年人掌握足够的风险判断能力、避险能力和事故应急能力。
  若每个孩子都如小刚般保持警惕,一部iPad不仅再难“骗走”孩子,反而会将不法分子装进“囹圄”,如此一来,家长又何必为孩子的安全惶惶不可终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