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提醒,假期上了衔接班不利于开学后上课听讲 随着暑假的到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也跟天气一样日益升温。记者调查发现,在暑假这种定时定期的假期里,相比起传统的美术、乐器等特长班,家长们更加偏向于学校里各个科目的课程衔接班。其中,小升初、初中升高中的课程衔接班最受欢迎。然而,这些衔接班价钱不等,师资也不明确,宣传效果太过“夸张”,广大家长需谨慎挑选。 现象 课程衔接班火过特长班 7月2日,记者走访青州市一些中小学发现,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家长和学生分发宣传单,这些培训机构大多开设的都是学校里各个科目的课程衔接班,而不是传统的美术、乐器等特长班。 “现在的家长一般都是从小就培养孩子在乐器、美术或者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而且像国画、书法、钢琴这种东西都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才能见成效的,一个暑假连皮毛都学不到,所以寒暑假我们主要宣传的都是课程衔接班。”一家培训机构的宣传人员跟记者介绍说,他们家除了课程衔接班也常年开设了美术书法兴趣班,但是美术书法类的特长班一般只是针对年纪较小的小学生常年招生,“我们这儿很多学美术书法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在我们家学,一学三五年的不在少数。” 所谓的课程衔接班就是针对学校里相对比较难的科目进行授课,“英语、数学、物理这些科目都是越来越难,很多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放完暑假升入高一年级之后可能跟不太上学校的进度,我们的衔接班就是帮学生做好这个过渡期的,复习旧知识,预习新课本,这样开学以后学生就会省点劲儿。本来成绩就好的学生上了衔接班效果会更明显,也更容易做到融会贯通。”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衔接班”有什么用处时,一位自称是钟老师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跟记者这样解释,“反正衔接班就是上了肯定比不上要好,你想暑假就能把下学期要学的内容先温习一遍,等到真正再学的时候就是复习了,肯定比那些第一次学的同学掌握得要扎实。” 经调查,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近年来,“衔接班”的报名人数呈逐步上升态势。有40%的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时选择“衔接班”,有60%的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初三升高一阶段为孩子报“衔接班”。 探访 价钱不等宣传有点吹牛 据这位钟老师说,因为自己家请的都是学校里一线的授课老师,所以招生还算容易,“就初中升高中的来说,现在已经交费的就有120多人了,40个人一个班这就是三个班次了。”当记者继续询问都是哪些学校的老师时,钟老师却说,“这个就不能说了,教育局不允许市里的公办老师出来授课,我们请的都是其他地市的一线老师,授课效果肯定没问题,可以先试听再交费,不过这样就不一定有好座次了,我们都是按照交费的顺序来安排座次的。” 从记者了解到的数据看,单个科目的暑期班报价一般在200到500元不等,多个科目组合报有优惠,多数辅导班开设的都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四个科目的衔接班,四科一起报总价在600到1500元不等,学习时长多数都是在20天到30天。 虽然价钱不算高昂,但是暑期衔接班的学习效果真有那位钟老师说的那么好吗?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青州二中念高一的学生小崔,小崔已经上过好几次这类课程衔接班了,其中就包括刚中考完的那个暑假。“暑假班我觉得肯定是有点用的,但是也没那么有用,要是我妈不给我报我才不去浪费时间。不到一个月就学完新学期全部的课程实在是太扯了,也就是零零碎碎有点印象,要说能大幅度提高成绩肯定是假的。”小崔还跟记者说,其实宣传的什么一线名师多数都是假的,“老师都是外地来的,讲课比我们老师差好些,而且后来我们才知道基本上都是学校里的代课老师,根本不是一线名师,我同学也有不少上暑假班的,他们的老师也没有真正的名师。”
提醒 根据自身需要理性对待 既然效果一般,那为什么家长们还是对衔接班如此感兴趣呢?在玲珑山路一家暑期辅导班的报名点,不少家长都在咨询报班的事宜。夏先生的女儿今年刚考完中考,“孩子是想出去旅游,但我跟她妈都得上班没空陪,总让她待在家里也不是回事儿,不如报个班先给高中预热预热,毕竟高中知识比初中难很多,早学着点也不是坏事儿。” 而正在为儿子咨询衔接班的张女士则纯粹是为了找个看孩子的地方,她跟记者说,“孩子太调皮了,我们都上班管不了,他放了假要么在家打游戏,要么就跟同学出去四处跑,报个班还能安稳待着。” 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他个人不建议学生暑期参加课程衔接班,“学校在新学期授课时都会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初高中过渡阶段,老师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授课,肯定是按照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水平来。而且很多学生假期里上了衔接班,开学之后上课就不再认真听讲,反而自己误了自己。” 据了解,青州市教育部门早就有规定,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到民间培训机构私自授课,广大家长在选择衔接班时,对于一些培训机构的宣传材料要理性甄别,报名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培训机构相关证照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合法。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潘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