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华润“黑幕”照出国资流失之忧
院长携妻出国考察背后或是权力通吃
防政策性婚姻,不能只查婚托
不治病反致病的药品何时终结
2013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润“黑幕”照出国资流失之忧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无风不起浪”,从媒体的报道中,华润集团的收购行为确实疑窦丛生。国资流失之祸早已饱受诟病,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段之多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而且在国资流失之渠中,亿元损失似乎成了“毛毛雨”。华润集团违规也好,被冤枉也罢,都道出了民众对国资流失和国资监管力不从心的隐忧。

  微博认证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的“@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副部级官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等高管,指其在收购山西金业资产的百亿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资流失,宋林等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      (本报今日A21版)
  新华社记者的实名举报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民众翘首企盼早日真相大白。若举报属实,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或将陷入贪腐泥潭。然而相较之下,数十亿元的国资流失之忧,更值得监管部门反思。
  诚然,事实究竟倒向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但“无风不起浪”,从媒体的报道中,华润集团的收购行为确实疑窦丛生。一者,对于同样的资产包,华润集团的价格竟比同煤集团高出50多亿元。对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本该致力于“打压”价格,华润集团“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之举就显得有几分“病态”,况且其还迫不及待地违规提前支付,是钱太多怕长了毛,还是急于中饱私囊?二者,在华润收购金业资产后,被购主要资产亏损年年过亿,为什么当了如此毫无技术含量的“冤大头”?
  其实,国资流失之祸早已饱受诟病,但手段却不尽相同。山西保德县南河沟乡扒楼沟村价值2亿余元的煤矿,以37.5万元被卖给了县安监局局长之兄;中钢集团将一家民营企业欠其的40亿元债务削减为10亿元,30亿元不翼而飞。低价出售、高价购买、削减债务,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段之多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而且在国资流失之渠中,对民众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的亿元损失,似乎成了“毛毛雨”。
  大量国有资产如滔滔江水般流失而去,国企内部人摇身一变成为身家亿万的资本新贵,政府监管部门又身在何处?“小偷”固然可恶,但无论从情理还是法理看,对“小偷”行窃熟视无睹,甚至与“小偷”亲密合作监守自盗的“警察”,其罪行至少不在“小偷”之下。华润集团涉嫌严重违规的评估、明显违反协议的付款方式,媒体监督揭开了冰山一角,但看似铜墙铁壁的国资监管制度几乎无动于衷,这究竟意味着警觉钝化,还是制度漏洞无人修补?
  华润集团违规也好,被冤枉也罢,都道出了民众对国资流失和国资监管力不从心的隐忧。唯有强化国资管理部门的监督、审核和查处机制,通过建立国资公开拍卖或购买的制度,使国有资产出售转让信息真实地公开,做到公正、透明,才能堵住国资流失的“黑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