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华润“黑幕”照出国资流失之忧
院长携妻出国考察背后或是权力通吃
防政策性婚姻,不能只查婚托
不治病反致病的药品何时终结
2013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治病反致病的药品何时终结
□新华社记者 王海鹰 胡浩



  网上售卖假药、中药染色增重、农残重金属超标……本是治病救人的一些药品如今不治病,反致病,让人对其安全性充满了担忧。国家食药监总局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用半年时间,针对当前存在的中药违法生产、中药材市场掺杂使假、网上违法售药等问题,排查企业、专业市场、诊所和互联网,推出一系列深挖、整治、打击措施。(7月17日新华社)
  中药材质量问题由来已久。有中医师痛心呼吁,像当归等常用中药已几乎没有合格的。业内有人担忧,长此以往,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恐毁在中药手上。网上非法售药也成严重社会公害。在网络上卖假药、卖不该卖的药、夸大疗效问题层出不穷,把不是药的说成药,甚至说成神药,让众多消费者深受其害。
  药品“病了”,应该出重拳下猛药。这些措施对药品生产经营中的乱象,无疑将是一剂猛药。此次食药监总局提出,集中整治过程中查实的严重违法行为,将一律按照有关法规上限予以处罚;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一律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但是,对药品生产经营领域的整治,单靠一剂猛药难以克功。
  药品乱象非一朝一夕形成。作为药品生产经营领域的监管者,如果始终保持警觉,保持打击监管力度,问题不会像现在这样泛滥。对业已形成的病灶,下猛药之后,辩证调理方是治病之道。而调理就是要强化常态化监管。
  何时终结“药品不治病、反致病”?制度化监管是关键。药监总局此次集中整治,不同于以往的是在发现问题、严惩不法同时,力求找出漏洞、把握规律,推出标本兼治的真招实策。至于诸多真招实策何时铸成药品安全的制度化监管模式,公众既要监督,也应尽力参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